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18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方法:分析18例后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根据骨折片大小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结果:18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经平均8.5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膝关节节后内侧切口具有操作简便,暴露充分,损伤小的优点,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内固定,解剖复位,积极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病例1女,18岁。因右颈部肿块2年,右肩不适、上肢乏力1年入院。病程中自觉肿块逐渐增大,右上肢乏力加重,伴有小指麻木。临床检查:右颈部锁骨上触及约3 cm×2 cm肿块,固定、无压痛。右胸大肌锁骨部明显萎缩,背阔肌和手部骨间肌轻度萎缩,右小指轻度爪形指,腕部桡动脉搏动减弱。右  相似文献   
3.
在手部肌腱手术遗留注射针头二例教训骆东山王斌宋知非孙贤敏例1男,41岁。患者因右拇指被玻璃划伤后,不能主动屈曲而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拇指掌指关节掌面皮肤裂伤,指间关节屈曲障碍。诊断为拇长屈肌腱断裂。即在臂丛麻醉下清创,并探查肌腱。延长近端切口,找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器(TE)延长神经后神经长度、功能和组织学变化。方法TE以不同程度(8d共注水分别为2、4及8ml)及不同速度(分别于8、12及16d注水8ml)延长坐骨神经,对延长后神经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检测,并进行组内比较。结果(1)神经延长后,其传导速度(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有一定程度降低,组织学有改变;(2)重度延长组(8ml组)改变比轻度延长组(2ml组)、中度延长组(4ml组)更为明显,快速延长组(8d组)比中速延长组(12d组)、慢速延长组(16d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1)TE可有效地延长神经长度,同时神经伴有功能和组织学改变;(2)神经延长长度越长、速度越快,这些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任杰  骆东山  宋知非 《江苏医药》2008,34(4):415-416
指端损伤是手部开放性损伤的常见疾患,其种类很多,临床以指腹缺损,指侧方缺损和末节指端截指等多见,这类损伤在手外伤修复中占很大的比重,但临床医师往往不予重视,处理不够恰当,延长治疗时间,造成病人的痛苦,影响劳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短期随访总结本科近年来Zweyrnuller假体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患者35个髋关节接受Zweymuller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指标主要为X线和Harris评分。结果: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3分提高到91分,其中优27例,良2例,中1例。结论:应用Zweymuller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神经端侧吻合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端侧吻合术(terminolateral neurorrhaphy,TLN)是一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术式.它不同于经典的神经端端吻合,而是将损伤神经的远侧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侧壁上,或是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吻合的方式桥接于损伤神经和正常神经之间.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不同节段扩张延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神经不同节段扩张延长与神经移植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将SD大鼠按手术先后分成5组,每组8只大鼠。A组近段扩张,B组远段扩张,C组近远段同时扩张,D组移植,E组为对照组,扩张后分别进行神经修复,术后60-80d作组织学,电生理学,计算机图像分析及腌肠肌肌湿重检测。结果:A,B与C组的坐骨神经约延长30%,各项检测结果均显示以C组的神经生最好,以下依次为A,B,D组。结论:用组织扩张器延长周围神经可修复长段神经缺损,效果优于自体神经移植,神经近,远段同时扩张延长后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近段扩张或远段扩张,而近段扩张又优于远段扩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神经组织的粘弹性生物力学特性,探讨周围神经扩张延长后保留扩张囊对神经缺损修复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12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将白兔麻醉后分离出坐骨神经的盆腔出口至膝关节段,将自行设计的组织扩张器的扩张囊置于该段神经下方并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7d后开始经皮肤向注射壶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共16d,前4天2mL/d,后12天1mL/d。A组:左侧坐骨神经扩张延长完毕后第2天取出扩张器,并根据实际延长长度,切除同样长度神经段后进行断端缝合,为AL组;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为AR组。B组:左侧坐骨神经于扩张延长完毕后第30天取出扩张器,根据实际延长长度,切除同样长度神经段后进行断端缝合,为BL组;右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侧,为BR组。A组和B组均饲养60d。C组操作同A组,但神经缝合后饲养88d,左右侧分别为CL组和CR组。按设计时间观察神经的组织学电脑图像并检测神经电生理指标和胫前肌重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的白兔为24只,各组对照侧无比较意义。①电脑图像分析结果:BL组有髓神经纤维数明显高于AL组[(41±5.70,31±5.10)根,(q=3.380,P<0.05)];BL组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明显高于CL组[(2.83±0.38,2.04±0.24)cm2(q=3.147,P<0.05)].②电生理检测指标比较:BL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AL组[(20.68±2.01,15.19±1.76)m/s,(q=3.487,P<0.01)];BL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高于CL组(4.61±0.61,1.95±0.37)mV,(q=3.295,P<0.05)]。③胫前肌湿重比较:BL组高于AL组和CL组[(5.44±0.36,4.12±0.37,4.18±0.28)g,q=2.987和5.276,P<0.01]。结论:用组织扩张器延长的神经可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可提高神经的再生能力并对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功能都有明显恢复,保留扩张囊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的降钙素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NICL)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鳗鱼降钙素对31例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72%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下肢疼痛症状减轻;8周后83%患者的步行能力明显提高,相伴出现的下肢痛亦有所改善。结论:认为降钙素不仅能迅速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骨痛,而且可有效地提高腰椎管狭窄伴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降钙素能增加马尾神经组织的血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