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于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制作直径4.5 mm深达软骨下骨板的全层软骨缺损模型,缺损处随机行自体微粒骨膜-纤维蛋白混凝物、单纯纤维蛋白"浇铸"移植.分别于术后3 h、4 d及1、2、4、8、12、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HE)、Masson及藏红花(safranin-0)染色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半定量分析.结果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制备简便.微粒骨膜被均匀种植于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可随意"浇铸"充填骨软骨缺损,移植物不易脱落,手术1次完成.术后微粒骨膜在缺损空间内全方位迅速增殖、分化、分泌基质完成缺损骨软骨修复.新生软骨具有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的厚度、细胞形态及排列、基质胶原及蛋白多糖染色,且与周边软骨及软骨下骨结合良好.术后4、8、12及24周,两组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能简单高效地构建工程化组织复合体,随意浇铸充填软骨缺损,完成较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性修复.  相似文献   
2.
<正>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1995年以来,对玻璃体积血患者13例采用  相似文献   
3.
探析护理工作新模式--临床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路径(CP)是近几年来国外提出的一种诊疗护理新模式,它通过个性化、流程化、标准化的诊疗护理方案,兼颐效益一成本,达到预期的诊疗护理效果,控制病人的医疗费用.本文就临床路径的概念、实施步骤及对护理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作一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评估病情进展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诊治的35例IPF患者作为观察组,18例肺结节病患者(Ⅰ期)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观察TGFβ1、PDGF、VEGF在IPF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2组患者BALF和血清中TGFβ1、PDGF、VEGF的表达水平;最后分析IPF患者BALF和血清中TGFβ1、PDGF、VEGF表达水平与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 结果TGFβ1、PDGF、VEGF细胞印在IPF患者血清存在表达;与对照组相比,BALF及血清中的TGFβ1、PDGF、VEGF表达上调(P<0.05);IPF组患者BALF及血清中TGFβ1、PDGF、VEGF表达水平与肺功能中FVC%、FEV1%和DLCO%呈负性相关(P<0.05);与血氧饱和度也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IPF患者BALF和血清中TGFβ1、PDGF、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GFβ1、PDGF、VEGF与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估IPF患者病情的临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形势,武警总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应运而生,通过一年多的涉外医疗经历,笔者逐渐体会到,随着世界经济突飞猛进,交通工具迅速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旅行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传染病在国际间蔓延以及健康危害的发生也随着旅行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而不断增多.传统的医疗护理已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疾病传播,保护旅行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专门研究旅行与健康的关系就成为刻不容缓的学习和研究课题,而旅行医学这一门超级全科的医学就日益凸显出其地位与作用[1].  相似文献   
6.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凝血和纤溶两大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血液循环。这一相对平衡受到破坏,将出现病理性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一系列疾病。止血与血栓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是用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其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与含量。而血凝一纤溶系统动态分析图却是通过红外光电比浊法。根据血浆凝固时由液相变为固相,纤溶时由固相变为液相的规律,通过光电转换检测装置,对待测血浆的凝血一纤溶检测过程中的透光度的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并绘制成图象。它是一种检测血凝一纤溶两大系统的新方法。我们通过109例血浆样品对它进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瘤抑癌基因蛋白p16表达与原发性和继发性头颈部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细针吸取及术中印片细胞学诊断病例获取标本,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检测220例头颈部良、恶性肿瘤及其他病变中p16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头颈部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p16蛋白在头颈部良性病变的阳性表达率为84.63%,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的表达率53.90%,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蛋白表达与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肿瘤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分化肿瘤,同时显示p16蛋白表达程度与头颈部肿瘤大小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关联。结论多瘤抑癌基因蛋白p16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分化,检测p16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和预测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抚触对早产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病程中呼吸改善、硬肿、黄疸期及温箱生活时间的影响,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胎龄为28~36周,体重1200克~2490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研究。抚触组在出生后第1d即开始进行抚触至矫正胎龄满40周,每日2次,每次15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进行体格发育指标和智能发育指标及呼吸改善、硬肿、黄疸期及温箱生活时间测试。结果两组新生儿矫正胎龄满40周时体格发育指标和智能发育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黄疸时间、温箱生活时间及硬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暂停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抚触能促进早产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压积是衡量血液浓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运用和普及,现已逐步代替了传统手工红细胞压积检测方法。为探讨血液分析与手工法测得的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之间的差异,本文对我院不同年龄组的8757名健康体检人员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与凝血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凝血-纤溶动态分析图为检测患者凝血与纤溶活性提供一种新的试验方法.方法分别对67例正常人和50例脑梗塞,51例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凝血-纤溶动态图测定,并同时与有关凝血试验(PT、APTT)、纤维蛋白原(FG)、纤溶酶原(pLN)做同步测定.结果显示脑梗塞、心血管病组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较对照明显缩短,两组患者组PT、APTT检测指标偏低.最大聚幅(MA)较对照组明显增大,聚合速度(AE)较对照组快,此时两患者组纤维蛋白原属于正常范围内,表明凝血-纤溶动态图能较快的表现出患者的凝血速度加快呈高凝低溶状态,溶解时间(FT)、溶解速度(FE)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溶解时间延长,溶解速度慢,此时两患者组纤溶酶原的活性增高.平衡时间(BLT),平衡指数(BLK)两组患者与对照均有差异.结论凝血-纤溶动态图能较全面地反映体内凝血-纤溶的变化过程,与有关凝血试验同时检测,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