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2年,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缓解疼痛,增强腰椎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应用地佐辛对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5例,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分别于切皮前、缝皮时、切皮前和缝皮时静脉各给予地佐辛5 mg。术毕4组开启同样配方的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患者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术后1 h(T1)、4 h(T2)、8 h(T3)、12 h(T4)、24h(T5)、48 h(T6)的VAS镇痛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患者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B、C和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高于A组(P〈0.05);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高于B、C组(P〈0.05)。B、C、D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的PCIA泵按压次数均低于A组(P〈0.05),D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C组(P〈0.05),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上腹部手术于手术切皮前和缝皮时均静脉给药,术后的镇痛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无痛胃镜术的147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51)、舒芬太尼组(S组,n=46)和对照组(C组,n=50)。D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20μg/kg,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C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in后三组患者均注射丙泊酚1 mg/kg。分别于注药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和定向力恢复时(T3)记录各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出现的不良事件、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与T1时比较,T2时各组MAP均明显下降,D组下降缓和,与C组和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HR均明显下降,D组下降更明显,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R和SpO2明显下降,且SpO2较S组和D组明显下降(P<0.05)。S组和D组苏醒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均P<0.05),且D组与S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术,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稳定循环呼吸功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持续静脉输注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5~84岁)80例,随机分为4组,A、B和C组分别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8、0.6和0.4μg/kg,D组为对照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应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护仪记录用药前(T0)和用药后5(T1)、10 (T2)、20 (T3)、40 min (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 与T0时相比,A、B和C三组HR、MAP、SV、CO和BIS值下降(P<0.05).与D组相比,尽管A、B、C三组HR、MAP、SV、CO和BIS下降,但仅部分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较高剂量A组相比,B、C两组HR、MAP、SV、CO和BIS较高,且部分时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0.6 μg/kg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镇静作用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20μg/kg联合丙泊酚组(D20组)、地佐辛40μg/kg联合丙泊酚组(D40组)、地佐辛60μg/kg联合丙泊酚组(D60组)、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酚组(C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静注丙泊酚1.5 mg/kg,术中必要时单次静脉追加丙泊酚20~50 mg。分别于注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5 min(T3)、术毕(T4)及清醒时(T5)记录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的总用量、药物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肠镜检查满意度和出院时间,观察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组患者在T1及T2时间点的MAP、HR和R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0.05);C组在T2、T3时间点的MAP显著低于D40组、D60组的同时间点(P〈0.05),追加的丙泊酚剂量显著高于D40组、D60组(P〈0.01),体动、呛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D40组、D60组(P〈0.05)。4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所有患者对肠镜检查时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地佐辛40~60μg/kg配伍丙泊酚1.5 mg/kg可安全用于门诊老年患者的无痛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内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拟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n=25).A、B和C组分别静注相应剂量舒芬太尼(0.1、0.2、0.3μg/kg),60 s后静注丙泊酚2 mg/kg,D组静注丙泊酚2 mg/kg.必要时单次静脉追加内泊酚0.5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注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 min(T3)、术毕(T4)及清醒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同时记录各组内泊酚追加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术中体动反应、术后20 min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等.结果 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T1及T2时的MAP、HR和RR均低于T0(P<0.05),但D组T3时MAP相对于A、B和C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D组追加丙泊酚量最大(P<0.01).B和C组体动反应明显少于D组(P<0.01);B和C组VAS评分明显小于D组(P<0.01).结论 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联合内泊酚(2 mg/kg)能提高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1∶1配对方法,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因早期急性胆囊炎行LC和因非急性发作胆囊炎行择期LC的病人各100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男101例,女99例,平均年龄(56.5±14.3)(20~86)岁。急诊LC组在平均手术时间(64.6±10.0)min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6.9±3.0)d较择期LC组[(49.7±13.4)min,(4.8±1.1)d]明显长(P0.05),未发生中转开腹、脏器损伤、腹腔内感染或出血,无一例死亡。结论 :早期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合理选择病人,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于非急性发作胆囊炎的择期LC。  相似文献   
9.
视可尼纤维光导硬镜是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工具,本文探讨其用于全麻患者正常气道和不同原因引起困难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骆峰  季惠 《吉林医学》2011,32(16):3283-3284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外科处理过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全组19例均临床愈合,治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48.6 m 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d,术后胸痛均有明显缓解,胸闷气促改善,平均2.8 d可坐起,6.5 d可站立行走,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下纯钛肋骨爪形接骨板辅助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微创、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