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冷分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41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分离钳剥离、配合吸引器刮吸的"冷分离"技术切除胆囊。结果 39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中转率为4.9%。手术时间为(70.37±13.35)min,术中无肝胆管损伤,术后无胆囊床渗血或胆漏发生。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血清肿1例,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1例,右下肺感染1例,均治愈出院。本组前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6.67±11.69)min;后29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3.55±6.2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冷分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分离钳和吸引器相结合的"冷分离"技术是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解毒化瘀方案对乙肝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乙肝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3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77例)采用西药联合解毒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85. 71%显著高于对照组71. 2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水平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AIb、TBiL、AFP指标均有降低,且ALT、AST、TBiL、AFP指标下降水平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及PTA水平均有下降(上升),且观察组降低(升高)水平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_3~+、CD_8~+、NK、NKT、CD_4~+CD_(25)~+Treg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患者上升水平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解毒化瘀方能增加乙肝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证候体征,减轻患者凝血障碍,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老年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收治的122例老年(年龄 ≥ 60岁)进展期胃癌患者,其中围术期按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65例,按照传统管理57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应激程度。结果 FTS组较对照组术中麻醉时间、输液量均减少、术后通气时间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且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均降低(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的淋巴结数和肠梗阻、感染、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用于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管理方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肠Roux-en-Y吻合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5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再次胆道手术中行胆肠Roux-en-Y吻合的临床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2例,胆漏、肠瘘、胰瘘各l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胆肠Roux-en-Y吻合是复杂、再次胆道手术重要的手术方式,但应该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胆道再次手术术前相关问题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71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再次手术主要原因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73.5%.再次胆道手术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胆道探查+肝门部胆管(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术后并发症35例,发生率为7.4%.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胆道再次手术要加强术前相关问题的评估,制定合理治疗措施.胆道再次手术中支架的置入要慎重,肝功能Child分级标准不适合再次胆道手术时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HL)后结石残留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6月至2014年5月共实施肝叶切除术的129例HL病例资料,并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统计分析术后结石残留和术后胆管炎或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29例病人中有92例合并胆管狭窄,术后75例得到病灶的完整切除,占81.5%(75/92)。术后结石残留13例,13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6例;其中合并胆管狭窄者12例,合并胆管硬化者1例,结石分布在肝脏左右两叶者6例,有胆囊切除病史者9例。术后6个月的跟踪随访,129例病人中发现胆管炎或结石复发25例;其中有结石残留者9例,合并胆管狭窄者12例,合并胆管硬化者8例,结石分布在肝脏左右两叶者12例,合并胆管癌者1例。结论结石分布在肝脏左右两叶及胆管狭窄增加了肝叶切除术后结石残留的风险;术后胆管炎或结石复发与胆管狭窄、结石残留、胆管硬化、结石分布在两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除数、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以及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环周切缘阳性率和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CSMD1、转移相关基因基因3(MTA3)蛋白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2例CR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中CSMD1、MTA3蛋白表达情况。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C组织中CSMD1与MTA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CSMD1、MTA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不同CSMD1、MTA3蛋白表达患者生存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CRC组织中CSMD1、MTA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不同肿瘤分期、分化程度CRC患者癌组织CSMD1、MTA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MD1、MTA3阴性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CSMD1阴性表达、MTA3阴性表达、低分化程度和肿瘤分期Ⅲ期是CR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CRC组织中CSMD1、MTA3阳性表达降低,两者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均可促进肿瘤进展,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在胆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前评估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11/2012-2我院收治的胆道再次手术中行肝叶切除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左外叶切除69例;左半肝切除18例;肝方叶切除8例;肝右叶部分切除4例,其中1例为右半肝切除;双侧肝叶规则性切除4例,包括2例胆囊床切除,1例右半肝及左外叶切除,1例部分肝右叶及左外叶切除;左内叶切除2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围手术期因肝功能衰竭亡1例.结论:对于肝内胆管复发和/或残余结石,应该彻底切除存在胆管结石和狭窄的肝叶或肝段,努力减少胆道再次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0.
裴哲  孟元普  周博 《实用医技杂志》2023,(7):482-487+533
目的 分析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B(PDGFR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归档资料齐全完整的52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和距离癌组织边缘5cm的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ERCC1、VEGFR3、PDGFRB表达,分析ERCC1、VEGFR3、PDGFRB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三者相关性。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ERCC1、VEGFR3、PDGFRB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VEGFR3、PDGFRB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长径无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相关,Ⅲ期、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1/2肌层浸润、肠型胃癌患者ERCC1、VEGFR3、PDGFRB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VEGFR3、PDGFRB之间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RCC1与VEGFR3之间正相关(r=0.57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