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慢性脊髓损伤的形成原因。方法 选用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即1天、4月、8月造模组及相应对照组,造模组使用自制捆绑法固定兔于腰椎弯曲位来模仿人类的弯腰运动,通过体感皮层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等技术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4、8月组造模动物白质出现了髓鞘变薄、水肿,粗大轴突的数量减少,细小的轴突相对增多,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等慢性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结论 压迫和牵拉都是造成慢性脊髓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柱的屈曲运动是否可以造成慢性脊髓损伤。方法 选用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即1天、4月、8月对照组及造模组,使用自制夹板固定家兔于弯腰位,通过体感皮层诱发电位及组织形态学等技术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造模动物白质出现了髓鞘变薄、水肿,粗大轴突的数量减少,细小的轴突相对增多,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等与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相同的病理变化。结论 慢性脊髓损伤不止由压迫引起,牵拉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探讨利用多孔平衡节流装置(A+K平衡流量计)进行双向流测量,及差压变送器与DCS系统的设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立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及MRI诊断标准,总结中药辨证治疗该病的效果。方法:将经MRI检查确诊为间盘源性下腰痛的82例患者,按急性期(或急性发作)和恢复期辨证治疗。结果:初次发作的间盘源性下腰痛疼痛症状消失时间6~18 d,而多次发作者急性期内疼痛缓解时间为3~4周,较初次发作者治疗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中药辨证治疗间盘源性下腰痛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96例分为两组,夹板外固定组6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34例,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95.1%、患者满意度96.8%,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97.0%、患者满意度9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外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928元,钢板内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41023元。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两种方法治疗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手术耐受程度,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期望值及治疗费用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血瘀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乳腺癌术后近期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 ,与血瘀证关系密切 ,应用丹参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治疗 ,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并发症的症状 ,有明显疗效 ,探讨如下。1 血瘀产生的原因1 .1 烫伤可致瘀在乳腺癌手术操作过程中 ,为减少创面出血和加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采用手术小切口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损伤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4岁至54岁,平均年龄3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扭伤致踝关节不稳,询问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查体时外踝关节前下方压痛、肿胀,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踝关节内翻移位较健侧明显增加,活动受限。均手术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术后通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踝关节活动稳定性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刀口不愈合或感染情况的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诊,优良率约为93.5%。所有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对疗效满意。结论手术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疗效显著,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无明显严重并发症。该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踝关节稳定性明显恢复,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孙鲁  王明喜 《中医正骨》2006,18(12):49-49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的肘部损伤,占肘部损伤的50%-60%。临床上处理方法很多,如手法整复外固定、持续牵引、闭合穿针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各种疗法都有其特殊的适应症,若处理不当、复位欠佳或骨折固定不牢再移位均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最多见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为3.6%-76.9%,平均30%,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Voklmann缺血性挛缩、骨化性肌炎等都是常见的并发症。作者自1996年-2003年采用C型臂电视X线机透视手法整复闭合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对比克氏针张力带技术和Cable-Pin技术对成人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病例为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确诊是髌骨横行骨折的40例本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1组),2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Cable-Pin技术治疗(2组)。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随访内容包含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组与2组对比发现: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到12月,2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Cable-Pin技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更牢固可靠术后(3到12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其治疗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技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鲁 《现代康复》1997,1(2):136-136
这是两个不同的标点符号:“一”是表示范围的标点符号,叫范围号;“-”是连续号或连接号。连接号又分半字线(-)和一字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