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康复护理与传统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老年腰椎融合术后康复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因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常常需要安置胃肠管,以达到胃肠减压或肠内营养(EN)液注入等目的,安置胃肠管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临床上为改善危重患者预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鼻饲可以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1].护理人员是鼻饲操作的直接执行者,在保证安全有效的鼻饲营养支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护理人员鼻饲过程中操作和维护不当常常会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这些并发症包括反流、误吸、肺部感染、腹泻、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转归和预后,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2].  相似文献   
3.
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在行非眼部手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眼部并发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麻醉导致角膜反射消失,眼内液产生减少,以及痛觉的消失[1],因此,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有必要对眼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有报道指出,全身麻醉下非眼部手术的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在眼部未进行保护时为44.0%[3],眼部采用药膏保护后其发生率为2.1%[4].  相似文献   
4.
孙顺霞  唐晓铃 《重庆医学》2015,(15):2151-2153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因病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此类患者易发生吞咽障碍,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常经鼻饲给予肠内营养[1]。鼻肠管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反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得到普遍应用。但鼻肠管的单管腔使其治疗手段相对单一,难以同时实现胃肠减压功能[2],因此选择更加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尤为重要[3]。三腔胃管具有三腔和三孔的构造,能够同时满足肠内营养和多种治疗手段,但目前基本都是置入胃内。如果对置入位置进行调整,还可能在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等方面较单腔管体现出更明显的优势。本院对老年患者实施改良三腔胃管置入空肠开展肠内营养,对置入方法及置入效果进行了研究及探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ICU患者对入室前访视信息需求态度及认知状况,为制定ICU入室前访视内容、评估访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例即将转入ICU的患者作为访谈对象,在转入ICU前及转出ICU后分别进行个人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现象学研究。结果:根据访谈内容提炼出患者对ICU入室前访视信息需求态度的4个主题:信息需求急迫性、因信息缺失感知压力与焦虑、信息寻求主动性、信息提供者的亲缘性;对信息需求认知的4个主题:信息内容不确定性、信息需求内容全面性、信息提供形式多样性、信息来源多元化。结论:患者转入ICU前,对入室前访视的信息需求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需求信息具有内容全面、来源丰富、提供方式多样化等特征。ICU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信息需求制定访视内容,正确实施访视,以提高访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3月孝感市云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轻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满意度为96.97%(32/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35%(2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中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患者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型COVID-19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方法,患者满意度可得到较大提高,且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2012~2013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及控制措施的效果,为 MDRO监测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 ICU所有住院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出的 MDRO变化情况及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2012年与2013年比较 MDRO集束化管理措施执行趋好,但 MDRO检出率与标本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菌种无变化,重点是 MDRO构成比中鲍曼不动杆菌比例下降明显。结论预防和控制 MDRO在 ICU病房传播,必须做好集束化管理,同时开展 ICU病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对转科压力的概念,ICU转科压力发生原因,转科压力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扩展ICU转科压力的研究深度,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ICU转科压力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患者转出时家属的内心体验,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即将转出ICU患者的直系家属12名,进行个人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转出期望与应激压力并存,因意识到患者依然危重而焦虑,感知到治疗环境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照顾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结论患者转出ICU时,家属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与治疗环境改变、照护知识缺乏有关。ICU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家属的关注度,及时给予评估并干预,以维持家属对患者的良好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