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骶骨固定术7年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该术式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接受腹腔镜骶骨固定术的238例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手术前后POP-Q的Ba、Bp、C、D位点等各指示点及生存质量和性生活状态评分的变化,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处理情况。 结果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有效方式,其治愈率为98.74%;Ba、Bp、C、D位点,以及PFDI-20和PISQ-12问卷均有明显改善,术后生存质量及性生活状态改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5.55%,其中便秘发生率最高(约5.04%),其次为疼痛3.78%,网片暴露、新发尿失禁、骶前出血、尿潴留的发生率均1.26%;复发、严重感染发生率0.84%,性生活障碍、输尿管折叠梗阻、尿道损伤发生率0.42%;所有并发症均经相应处理治愈。 结论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是治疗中盆腔缺陷的有效方式,效果满意,但需重视手术网片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对并发症的合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后盆腔缺陷是女性盆底疾病中较难处理的疾病,后盆底重建治疗优于阴道后壁修补,但后盆底重建手术中骶棘韧带固定是手术的难点.手术方式中主要以使用网片的重建和自身筋膜的盆底重建尤为突出.无论哪种手术方式,后盆腔脱垂的锚定点决定了手术的成功率.早在1958年,Tseng LH等[1]就把骶棘韧带作为阴道穹隆和子宫脱垂手术的一个安全缝合点,但是骶棘韧带的位置较深,周围有肠管和丰富的神经、血管,缝合时易造成损伤形成血肿,手术操作较困难,阴式盆底重建手术均为盲穿,损伤风险高,术后复发率和术者手术水平有极大关系,经常存在“想到做不到”的尴尬局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盆底与肿瘤科经过探索,设计了一种V-NOTES暴露骶棘韧带穿刺术纠正后盆底缺陷的术式,该术式充分暴露骶棘韧带及坐骨棘,在直视下穿刺骶棘韧带,使用网片重建后盆腔解剖结构,降低盲穿的一系列风险.  相似文献   
5.
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治疗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疗效.方法:将4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给予罗格列酮4 m#dB组给予二甲双胍850mg/d,治疗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内分泌参数、HomaIR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两者治疗后,均能使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LH/FSH、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2 h胰岛素(2 hINS)、2 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浓度明显下降,Homa IR明显改善(P<0.05).二甲双胍能降低BMI指数,而罗格列酮能更有效降低T、FINS、2 hINS、Homa IR.结论: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更能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胰岛素抵抗较重的PCOS患者;二甲双胍有降低体重作用,适用于肥胖型PCOS伴胰岛素抵抗不严重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燕尾服式骶骨固定术式治疗中盆腔和(或)合并后盆腔缺陷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燕尾服式骶骨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和(或)合并后盆腔缺陷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研究使用自裁的网片和自行设计的穿刺锥完成手术。结果:4例患者均诊断为中盆腔合并后盆腔缺陷,其中3例为子宫脱垂伴阴道后壁膨出,1例为穹窿脱垂伴肠疝患者;4例患者均接受燕尾服式骶骨固定术并成功完成手术,无辅助阴式修补和中转开腹病例,术中无肠管等器官损伤的并发症发生。手术平均时间16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8 mL。所有患者在术后5~6 d均顺利出院,随访中超声提示盆腔脏器位置正常,网片覆盖平整,直肠阴道检查网片平铺无张力,且阴道后壁柔软无膨出。结论:燕尾服式骶骨固定术可以在修复和加强Ⅰ水平缺陷的同时修复加强Ⅱ、Ⅲ水平缺陷,是治疗中盆腔缺陷、中盆腔合并后盆腔的有效方法,也适用于后盆腔缺陷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前路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在治疗前盆腔、中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盆腔、中盆腔脱垂Ⅱ度及以上且有临床症状、手术意愿的患者57例,进行经阴道前路骶棘韧带悬吊术。记录以上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POP-Q)评分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评分,并对以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7.70±21.42) min,平均出血量为(45.44±40.00) mL,患者术前与术后前壁两点Aa、Ba,顶部点C和PFDI-20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前路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有效治疗前盆腔、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主导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为基础的多学科管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相关性尿脓毒血症防治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因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留置及取出输尿管支架的患者109例。随机分成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分别给予多学科管理路径和常规诊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尿脓毒血症、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诊疗费用、住院天数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 实验组两次手术的诊疗费用、西药费、抗菌药物费用以及尿脓毒血症的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缩短了两次手术抗菌药物的疗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是尿脓毒血症重要的病原菌。 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以ERAS理念为基础的多学科管理路径有利于减少留置及取出支架诱发的尿脓毒血症风险,弥补妇科恶性肿瘤ERAS措施中药物治疗管理的缺失和临床药师工作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报告患者,60岁,因阴道肿物脱出5年,逐渐加重2年,于2019年7月22日入我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肿物的脱出,约拇指大小,无异物感及摩擦感等不适。2年前脱出肿物逐渐增大,午后加重,如鸡蛋大,平卧休息后可自行还纳,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患者脱垂肿物继续增大,出现摩擦感、便秘等不适,期间未予进一步的处理,于2019年7月22日在我院就诊。既往史:2010年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合并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制素A(Inhibin A,INH A)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的影响.方法: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组(使用PMSG组,16例)及无PMSG组(未使用PMSG组,20例)获得的生殖泡期(Germinal vesele,Gv)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INH A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第一极体(The first polar body,PBI)排出和皮质颗粒(Cortical granules,CG)染色情况.结果:PMSG组获卵数为(17.2±2.6)个/只,无PMSG组获卵数为(15.9±1.8)个/只(P>0.05);PMSG组与无PMSG组的PBI率分别为57.7%、50.7%(P>0.05).PMSG组中INH A 200、350 ng/ml组的PBI率较对照组高(P<0.05);无PMSG组中各INHA组PB1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NHA和PMSG对体外培养GV期卵母细胞核成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