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糖蛋白(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4年12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2%(20/62)。(2)Pgp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gp阴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均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P<0.05)。(4)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及Pgp表达与DFS及OS明显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除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与DFS及OS明显相关外,Pgp表达与OS缩短有关,但和DFS无关。结论Pg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Pgp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缩短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L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48/60);LRP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P〉0.05);Kaplan-Meier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LRP虽和无病生存期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却无关(P〉0.05)。结论 LR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包括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1,MRP1)、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经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MRP1、LRP和BC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各种耐药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GP、MRP1、LRP和BCRP的表达率分别为82·0%(41/50)、86·0%(43/50)、80·0%(40/50)和58·0%(29/50);(2)除MRP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以及BCRP表达与激素受体有关外(P<0·05),PGP、MRP1、LRP和BCRP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GP、MRP1、LRP和BCRP表达均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只有PGP表达与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1),而MRP1、LRP和BCRP表达与总生存期无关(P>0·05);(4)Cox多因素分析中,肿瘤大小和腋淋巴结转移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PGP表达仅与总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具有多种耐药蛋白的过度表达,其中PGP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例);②腋淋巴结或激素受体阳性者B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腋淋巴结阴性者和激素受体阴性者(P<0.05),BCRP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BCRP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无关(P>0.05);④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ER)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另外孕激素受体与总生存期(P<0.05)显著相关。结论:BCR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一定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关,而与总生存期无关。  相似文献   
5.
孙宇萍  王树滨  陈伟 《医学综述》2003,9(10):590-592
耐药性是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在药物诱导下对结构和功能不相关的药物耐药 ,这就是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现象。在人类耐药肿瘤细胞中 ,MDR包括几种转运蛋白 :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tidrugresistance  相似文献   
6.
陈晓霞  孙辉  张玲  孙宇萍  周彩存 《肿瘤》2011,31(6):542-545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盐酸厄洛替尼所致不同级别皮疹中的作用。方法:对口服盐酸厄洛替尼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口服药物前、服药1个月时、服药2个月时以及疾病进展或末次随访时,检测患者血清IgG、IgA、IgM、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e,TNF)、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IL-6和CD4+/CD8+的水平,同时评估皮疹分级。结果:血清IgG、IgA、IgM和TNF水平在不同级别皮疹之间无明显变化,而血清TNF、IL-2R、IL-6和CD4+/CD8+水平与皮疹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细胞免疫在盐酸厄洛替尼所致皮疹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例),其中高表达者26例(43.3%);PGP的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GP表达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状况是影响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P〈0.05),同时也显示PGP表达和总生存期明显相关,而和无病生存期无关。结论 PGP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PGP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基因(ATP7B)定位于13q14.3区,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ATP7B的突变使其蛋白缺乏或丧失转运肝铜的功能,导致肝、肾和脑等组织铜累积过多,表现为慢性肝病和(或)神经损害,ATP7B蛋白对铜的转运机制尚未明了。ATP7B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对顺铂耐药,研究表明ATP7B除了是铜的转运蛋白外,还可能转运顺铂,但转运位点不清楚。ATP7B可能是一个新的肿瘤化疗耐药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l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MRP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51/60例),其中高表达者32例(53.3%);(2)腋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R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腋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5),MRP1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关(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RP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P<0.05),但和总生存期无关(P>0.05);(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和雌激素受体状况仍是影响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P<0.05),同时MRP1表达与和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无关(P>0.05)。结论MRP1在乳腺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密切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研究评价采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斯普林)辅助多西他赛(泰素帝) 顺铂联合化疗方案(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用信封法将9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斯普林组(48例)采用斯普林联合泰素帝 顺铂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泰素帝 顺铂治疗.斯普林组于开始使用DP方案时即行斯普林10 ml/d(含25 mg多肽)静脉点滴,连续应用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肝肾功能、食欲、消化道反应、体重、Karnofsky评分、免疫功能、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斯普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67%及30.2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3).斯普林组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1个月及8.3个月(P=0.035).1年生存率在斯普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2.9%及39.4%(P=0.038).斯普林组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斯普林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减少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免疫指标NK细胞活性,及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 CD4/CD8比值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斯普林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增加疗效,减轻骨髓毒性、疼痛及消化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化疗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