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7年4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Austin截骨术加联合拇内收肌切断手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15例21足,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21足),均为女性,年龄35~58岁。病程5~1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V-Y皮瓣、游离足踇甲瓣、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7例拇指皮肤缺损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23例)、V-Y皮瓣(32例)、游离足踇甲瓣(2例)、拇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9例)修复。结果 拇指皮肤缺损创口应用创必复海肤康护创指套23例全部顺利愈合,64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受区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治愈。随访1个月~2年,创必复海肤康指套修复者指腹饱满,外观满意;皮瓣修复者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相近,感觉恢复良好,功能满意。结论 拇指皮肤缺损目前有很多修复方式供选择,临床上要根据受伤拇指具体情况及患者诉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操作简单的修复方法,最大限度的恢复拇指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病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高龄(80~9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19例,骨折按Evans分类,Ⅲ型6例,Ⅳ型13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照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33%,随访期间未发现置换关节松动和感染。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可以早期负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带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10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均采用带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于旋转点至创缘切开一明道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结果 本组经5~12月随访,皮瓣修复术后拇指外形美观,皮瓣恢复部分感觉,手指活动好,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结论 带拇背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临近转位,是修复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AO空心加压螺钉经皮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股骨颈骨折,观察中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床+手法复位股骨颈骨折后,先经皮穿导针3枚预固定,作为空心螺钉导针,引导旋入3枚加压螺纹钉治疗,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施治,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补益肝肾之中药内服治疗。结果:36例患者骨折中34例患者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2.5~5个月,平均4.5个月。功能评定,优:27例(75.0%);良:7例(19.4%);差:2例(5.6%),优良率为94.4%。结论:中药配合AO空心加压螺纹钉经皮固定股骨颈骨折,能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及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内固定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做好一般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重视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结果74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死亡。结论术后精心护理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指甲床缺损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指套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科对79例85指甲床缺损患者,缺损面积0.3 cm ×0.5 cm~0.6 cm×0.8 cm,利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指套进行修复。结果79例85指甲床缺损患者失访7例;72例获得随访患者全部获得治愈,其中有6例创面出现炎性渗出,经过清创换药后再次应用创必复、海肤康指套外敷治疗获得治愈。结论手指甲床缺损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指套进行修复,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岛状皮瓣修复的手术后护理.方法 做好病房环境管理、安置合适体位,给予心理护理,加强疼痛护理,指导并督促功能锻炼,重点观察皮瓣的温度、色泽、毛细血管充盈和肿胀程度.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经4个月~12个月随访,皮瓣修复术后拇指外形美观,皮瓣恢复部分感觉,手指活动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应用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可以保留最佳的外观和功能,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按压联合活血散瘀方口服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将78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36例,女3例;年龄28~61 (41.7±13.3)岁;高处坠落伤20例,车祸伤10例,其他伤9例;受伤至就诊时间0.5~10.5 (4.6±3.2) h;SandersⅡ型15例,Ⅲ型17例,Ⅳ型7例;入院后即开始按压血海、三阴交和足三里3穴至手术日当天为止,每穴按压10 min,每天3次,同时口服活血散瘀方5 d,每天1剂,分两次口服。对照组39例,男34例,女5例;年龄26~62 (43.3±12.3)岁;高处坠落伤19例,车祸伤12例,其他伤8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11 (4.4±3.7) h;SandersⅡ型15例,Ⅲ型18例,Ⅳ型6例;入院后即予20%甘露醇针静滴5 d,每天2次,每次125 ml。两组患者入院5 d后每天用水溢出法测量并计算出患侧足踝部的肿胀度,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天的肿胀度;观察两组术前患侧足踝部首次出现皮肤褶皱征阳性所需时间及发生张力性水泡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足踝部的肿胀度在治疗后第1、2、3、4天分别为(12.67±0.82)%、(11.87±0.88)%、(10.65±0.92)%、(9.47±0.96)%,低于对照组的(13.31±0.98)%、(13.51±0.84)%、(12.22±0.94)%、(11.3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出现皮肤褶皱征阳性时间为(6.41±1.74) d,少于对照组的(8.15±2.0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例发生张力性水泡,对照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早期采用穴位按压联合活血散瘀方口服可加快足踝部肿胀的消退,缩短首次皮肤褶皱征阳性出现所需时间,减少足踝部张力性水泡的发生,可缩短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使患者可以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