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技术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腰椎侧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6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2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64~78岁,平均70.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7.48个月。26例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CT、MRI检查,均显示腰椎管狭窄伴退变性腰椎侧弯,Cobb角度10°,病变部位L_(4/5)19例,L_5S_17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2.69±5.59)min,术中出血量(33.84±13.61)ml,住院时间(9.32±4.61)d。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25.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时患者平均腿痛VAS评分为(1.31±0.79),与术前VAS(5.50±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评分为(52.18±6.71)%,术后6个月为(15.57±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定按改良Mac Nab标准,优16例,良10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用Quadrant通道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侧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12只,通过手术将大白兔脊髓暴露后将其固定于封水仓内,仅椎板切除段脊髓外露于冲击波作用之下,用铵松蜡炸药2 g为水下爆源,其中A、B、C组分别按冲击波到达脊髓表面的超压峰值2.6 MPa、2.8 MPa、3.0 MPa致伤,检测冲击波的超压峰值及作用时间.D组不致伤,作为对照组.通过BBB法运动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评估各组水下冲击波致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机能变化及病理特点.结果 水下冲击波致伤后,实验组动物均瘫痪,D组没有瘫痪.致伤12 h及24h后A组、B组、C组的BBB评分依次减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致伤24h后A、B、C各组大白兔BBB评分低于致伤12 h后(P<0.05).致伤12 h及24h后A组、B组、C组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依次延长(P<0.05),且均高于D组(P<0.05);波幅依次下降(P<0.05),且均低于D组(P<0.05).与致伤12 h后比较,A组、B组、C组致伤24h后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及B组波幅均下降(P<0.05).致伤48 h时组织形态学和电镜下示A组、B组、C组脊髓出血坏死,结构破坏,髓鞘板层分层,轴索变形水肿,A组、B组、C组动物脊髓HE染色阳性率依次降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结论 水下冲击波可造成水下动物脊髓损伤,其致伤程度与动物接受的爆炸冲量有关,且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治疗军人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术治疗12例军人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44岁,平均(28.83±7.65)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29.17±28.67)个月。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部位:L_44例,L_58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0.42±13.30)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31.67±40.17)ml;住院时间9~13 d,平均(10.42±1.32)d。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即刻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4.3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采用Nakai分级评定标准,优12例。按Coe的标准,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均已达到骨性融合,至末次随访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治疗军人腰椎峡部不连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生物医学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集由建库至2018年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用漏斗图来判定发表偏倚。结果 :经过文献筛选共纳入16篇文献,累计颈髓损伤患者9697例,气管切开率为18.3%(1773/9697)。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男性[OR=1.29,95%CI(1.12,1.49),P=0.0004]、ASIA A级[OR=7.79,95%CI(5.28,11.50),P0.00001]、ASIA B级[OR=1.15,95%CI(1.13,2.02),P=0.005]、ASIA C级[OR=0.28,95%CI(0.20,0.41),P0.00001]、ASIA D级[OR=0.04,95%CI(0.02,0.09),P0.00001]、神经损伤水平(高位颈髓损伤)[OR=2.36,95%CI(1.51,3.68),P=0.0002]、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MD=8.97,95%CI(8.11,9.82),P0.00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OR=6.03,95%CI(2.19,16.61),P=0.0005]、合并胸部损伤[OR=1.78,95%CI(1.55,2.04),P0.00001]、呼吸系统并发症[OR=5.97,95%CI(4.03,8.86),P0.00001]因素与气管切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年龄、高龄、合并脑损伤、吸烟史、车祸伤机制和跌落伤机制与气管切开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男性、ASIA分级A级或B级、神经损伤水平(高位颈髓损伤)、ISS、GCS≤8、合并胸部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ASIA分级C级或D级是其保护性因素,应根据这些因素指导颈髓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武装冲突的日益增加和城市恐怖主义的持续扩张,爆炸事件在全社会范围内不断增长~([1])。在平时,化工厂、仓库、矿井等爆炸事故也屡见不鲜。由爆炸所致冲击伤已成为一种常见伤~([2])。脊柱脊髓冲击伤是指脊柱脊髓受爆炸冲击波直接或间接作用而产生的损伤。其机制包括:(1)爆炸冲击波导致的原发性损伤,由脊柱脊髓在冲击波产生的剪应力和动压作用、空腔效应、惯性效应下造成;(2)爆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