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均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30例患者为开腹组;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30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指标、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方面长于开腹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WBC、CRP及血清胃泌素(G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明显增加,但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D4、CD8、CD4/CD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所改善,但腹腔镜组患者的CD4、CD4/CD8较开腹组明显增高,CD8较开腹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病理学改变特征、临床分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87例GIST患者临床病理、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及随访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7例患者5年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65.8%;5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7.4%。免疫组化结果:CDll7阳性率:86.8%;CD34阳性率:88.1%;SMA阳性率:25%;S-100阳性率:5.26%。CDll7、CD34、SMA和S-100表达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间无相关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密集程度、核异型程度、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数目、NIH分级、Miettinen分级和TNM分期等因素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间有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细胞密集程度、有丝分裂数目、原发部位和TNM分期是影响无瘤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细胞密集程度、核异型程度、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有丝分裂数目以及NIH分级、Miettinen分级和TNM分期均可影响GIST患者的预后。细胞密集程度、有丝分裂数目、发病部位和TNM分期是影响GIST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直肠腔内超声进行直肠癌T分期与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19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44例,年龄22 ~ 82岁(中位年龄59岁),根据就诊时间把患者分为A(2007年1-12月)、B(2008年1-12月)、C(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3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其中272例术前超声由医师甲(n=162)、乙(n=64)及丙(n=46)完成.对比超声分期与手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评价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和局部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超声T分期的准确性为67%,uT2、uT3期准确率分别为4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4,P<0.01),uT3、uT4a期准确率(分别为8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7,P<0.01).在行根治性手术的311例患者中,N分期准确性为66%.医师甲的T分期和N分期准确性分别为75%、72%,医师乙分别为59%、59%,医师丙分别为50%、52%.医师甲随着检查例数的增加,后期的分期准确性(T分期84%,N分期81%)较初期(T分期55%,N分期41%)明显提高(x2 =6.65、13.27,P<0.01).结论 对于熟练掌握经直肠腔内超声技术的医师,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灶首次切除和复发后第二次切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92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发表的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灶首次切除和复发后第二次切除对比的研究,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22篇文献共计3750病例入选本次Meta分析.较之首次切除,复发后第二次切除手术时间增加平均39 min(P<0.00001,95% CI=-65.21~-23.13);术中输血量增加1.1 U(P<0.00001,95% CI=-1.75~-0.79).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失血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具体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1年、3年、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期及复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结直肠肝转移灶首次切除比较,复发后第二次切除具有其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复发后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但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远期疗效,应进一步考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 对2009年1-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术前MS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采用Medcalc软件对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及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 TNM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曲线下面积分别是:T2期为64.7%、96.8%、0.667、0.808;T3期为93.8%、75.0%、0.709、0.844;T4期为87.8%、98.1%、0.859、0.929;N分期为72.0%、91.2%、0.619、0.816;M分期为92.7%、99.7%、0.925、0.963.结论 MSCT对直肠癌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宜单独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评估.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in preoperative TNM staging judgment of 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one patients with rectal carcinoma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consecutively in Colorectal and Anal Surgery Department of Shanxi Province Tumo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09.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MSCT staging and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staging,the ROC curve and the diagnostic concordance test were analyzed by software Medcalc 11.2.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Kappa valu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TNM staging were 64.7% ,96. 8% ,0. 667,0. 808 for T2 staging tumors; 93.8% ,75.0% ,0.709,0.844 for T3 staging tumors;87. 8% ,98. 1% ,0. 859,0. 929 for T4 staging tumors; 72. 0% ,91.2% ,0. 619,0. 816 for N staging tumors;92. 7%, 99. 7%, 0. 925,0. 963 for M staging tumor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independent use of MSCT in estimating the infiltration degre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rectal cancer is very poor and cannot be used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judgmen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kit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GIST患者的I临床病理、基因检测及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61.5%;5年总体生存率(OS)为67.4%。其中,77例c-kit外显子11、4例c.kit外显子9和2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64.3%、14.3%和100%。5年OS分别为70.8%、50.0%和100%。在c-kit外显子11突变的类型中。26例点突变、44例删失突变和7例复制突变患者5年DFS分别为87.1%、44.9%和80.0%,5年OS分别为88.1%、57.0%和100%。各因素之间5年D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基因突变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492)。结论经手术治疗而未服用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基因突变型预后优于野生型。但基因突变并非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肠腔脱落细胞的定性研究,了解脱落的癌细胞和上切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1例手术治疗乙状结肠和直肠癌的患者。术毕立即用载玻片于肿瘤上界至上切缘之间行印片,然后用95%的医用酒精固定,行 HE 染色后读片。结果:6例在肿瘤上界至上切缘之间找到癌细胞,阳性率14.63%,1例找到可疑癌细胞,阳性率2.44%。结论:乙状结肠和直肠癌肿近端肠腔脱落的癌细胞检测阳性提示,有可能是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潜在因素之一,术前或术中肠腔内无瘤处理是重要的操作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 对2009年1-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1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术前MS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采用Medcalc软件对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及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 TNM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曲线下面积分别是:T2期为64.7%、96.8%、0.667、0.808;T3期为93.8%、75.0%、0.709、0.844;T4期为87.8%、98.1%、0.859、0.929;N分期为72.0%、91.2%、0.619、0.816;M分期为92.7%、99.7%、0.925、0.963.结论 MSCT对直肠癌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宜单独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