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院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治疗8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经尿道袖状电切患侧输尿管口周围1.5 cm范围膀胱壁达膀胱外脂肪组织,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术后留置导尿管7 d.11例术后辅助放疗. 结果 8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15~205 min,平均156 min.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7~11 d,平均8.5 d.病理报告:8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肾盂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后随访3~38个月,平均10.8月.术后12个月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肿瘤6例,其中5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1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左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肾盂肿瘤(pT3 G3和pT2 G3)于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输尿管中段肿瘤(pT3 G3和pT3 G2~3)术后6个月原位复发并肺转移.1例输尿管下段肿瘤(pT3 G3)术后6个月骨转移.失访1例.其余71例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转移及远处转移. 结论 对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电切镜行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3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间歇性发作伴尿频,白天排尿为5~6次,夜间3~4次。体检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膀眈右侧壁探及一1.6cmX0.8cm凸向腔内的菜花样稍强回声团,基底宽,双肾未见异常,拟诊为膀优癌。膀优镜检查示膀脱右侧壁有一2.5cmX2.0cm菜花样肿物,有蒂,双输尿管口清晰,无喷血,诊断为膀脱癌。IVU及逆行输尿管肾益造影示双肾下极不规则充盈缺损,右侧为5.0cmX2.0cm,左侧为3.0cmXI·5cm;双输尿管下方近膀脱开口处分别见卵圆形充盈缺损,膀航右侧壁亦示一小充盈缺损。诊断:双肾孟癌、…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应用经皮肾镜联合超声及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处理肾结石的基础上,运用该技术处理嵌顿的近端输尿管结石81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皮肾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附8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处理嵌顿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采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嵌顿的输尿管上段结石81例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皮肾通道,均一期单通道碎石,手术时间35—120min,结石完全清除率98.7%(80/81)。1例患者结石残留,经ESWL治疗;11例术后出现发热,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及支持性治疗;4例患者因术中出血输浓缩红细胞2U;均获治愈。随访1—9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用于处理嵌顿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较大肾肿瘤的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5年8月,对31例较大肾肿瘤(肿瘤最大直径>5cm),17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14例采用侧卧位经腰部切口肾癌根治术(开放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与开放组相比,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245.9±75.5)mlvs(640.5±174.8)ml,t=-8.425,P=0.000]。2组手术时间[(164.8±44.6)minvs(182.7±30.3)min,t=-1.277,P=0.212],术后住院时间[(7.1±3.2)dvs(9.6±5.7)d,t=-1.541,P=0.134)],术后生存率(Log-rank检验χ2=0.243,P=0.62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后腹腔镜较大肾肿瘤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似,并具有安全、出血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手术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途径和腹膜后途径活体供肾切取以及左右供肾选择的优缺点.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行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46例.右肾经腹14例,腹膜后3例;左肾经腹18例,经腹膜后11例.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动静脉的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供体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46例供肾切取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左右侧供肾修剪后的动脉血管长度分别为(2.4±0.3)和(3.5±0.2)cm(P<0.01),静脉长度分别为(3.1±0.4)和(1.5土0.3)cm(P<0.01);手术时间分别为(85.2±6.3)和(76.8士10.4)min(P<0.05);出血量分别为(48.7±8.0)和(47.3±10.1)ml(P>0.05);热缺血时间分别为(86.1±14.5)和(83.7±12.1)s(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5.5±1.1)和(5.8±0.9)d(P>0.05).经腹途径和腹膜后途经供肾切取手术时间分别为(83.4士7.8)和(79.1土0.2)min(P>0.05);出血量分别为(47.2±10.34)和(50.5±5.8)ml(P>0.05);动脉长度分别为(2.7±0.4)和(3.0±0.3)cm(P>0.05),静脉长度分别为(2.6±0.3)和(2.3±0.2)cm(P>0.05);热缺血时间分别为(85.4±1 6.2)和(84.7±13.5)S(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5.4土0.7)和(6.1±0.8)d(P>0.05).结论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中,经腹与经腹膜后2种路径均是可行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等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术者手术经验和操作习惯以及供者情况选择.左右供肾的选择要根据供肾血管条件以及性别、年龄、生育等因素而定.  相似文献   
7.
1990~ 2 0 0 0年 ,我院用改良式带蒂阴囊中隔皮管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 5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 4~ 2 6岁 ,平均 15岁。其中 1次尿道成形 43例 ,2次 10例 ,3次 2例 ,7次 1例。尿道口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 48例 ,阴茎腹侧 4例 ,合并尿漏 4例。手术方法 :1常规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2阴茎下曲矫正 ,于阴茎腹侧距尿道口 0 .3~ 0 .5 cm切开皮肤 ,沿阴茎深筋膜与白膜之间向两侧分离 ,彻底切除阴茎腹侧纤维索 ,海棉体注入生理盐水 ,检查阴茎伸直满意。 3取阴囊中隔皮瓣 :皮瓣宽 1.5~ 2 cm ,长度以尿道外口至阴茎头尖部距离而定 …  相似文献   
8.
男性膀胱颈挛缩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男性膀胱颈挛缩14例报告陈炳刚,姜仁慧,郭同本,胡平,高振利因对膀胱颈挛缩认识不足,故常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需经手术才能确诊。现将我院1992~1994年收治的14例膀胱颈挛缩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年龄54~75岁,平均63岁。病程2~8年,...  相似文献   
9.
10.
膀胱全切非管状乙状结肠膀胱重建术六例报告陈炳刚,姜仁慧,胡平1991年以来共行膀胱全切术21例。其中行非管状乙状结肠膀胱原位尿道吻合术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50~65岁,平均62岁。病程3个月~3年。膀胱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