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1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345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368篇
内科学   779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279篇
特种医学   2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61篇
综合类   3008篇
预防医学   1120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129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80篇
肿瘤学   28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441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别要点药材鉴别要点合欢皮药材呈卷曲状或半筒状,长40~80 cm,厚0.1~03 cm,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稍有纵皱纹,有的呈浅裂纹,密生明显的椭圆形横向皮孔,棕色或棕红色,偶有突起的横棱或较大的圆形枝痕,常附有地衣斑;内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平滑,有细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片状,淡黄棕色至黄白色。气微香,味淡,微涩,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21世纪综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应顺应需求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在预防医学专业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应改革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素养教育"培养出"创新型"医学生的思想转变;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环节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其批判思维;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毕业实习的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转变;并在考核形式上给予学生较客观的评价。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预防医学生,才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4.
5.
瓜蒌皮药材常切成二至数瓣,边缘向内卷曲,长6~12(15)cm,外表面橙红色至橙黄色,可见斑块及细脉纹,皱缩,有的可见残存果柄;内表面黄白色。质脆,易折断。具焦糖气,味淡,微甜。  相似文献   
6.
恶性血液病病人由于应用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院内感染。严重感染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血液科于2003年10月-2006年2月共收治恶性血液病人108例。通过加强护理,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预防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肺综合征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品杰  蒋永威 《四川医学》2006,27(6):574-577
肝肺综合症是终末期肝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阐叫,诊断治疗困难,本文就其发病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病原菌结构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10年来临床感染的病原菌结构及耐药趋势变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5-2004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株占历年收集菌株总数的51.0%~70.2%,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为主,但构成比有下降的趋势;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分离率最高,其构成比逐年升高,1999年以后成为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2.9%~74.5%。此外,不动杆菌属的构成比在1998年明显升高,并在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MRsA对多种药物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金葡菌构成比的增高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的降低,导致了我院病原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普遍增强,临床医生应根据这一变化相应调整抗感染治疗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9.
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指征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5年来到我院就医的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患者1434例,现就行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核出术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查阅199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40岁以上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每连续5年为一组。  相似文献   
10.
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或可疑病变者20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均在麻醉下进行),包括经口和经肛进镜方式.根据胶囊内镜时间指数 (胶囊内镜从幽门至病灶的通过时间/幽门至回盲瓣的通过时间)选择首次进镜方式,时间指数>0.50时首先考虑经肛进镜检查,对未发现异常者择期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分析按胶囊内镜时间指数选择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胶囊内镜检查阴性者5例,行经口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有1例在改为经肛检查后检出病灶.胶囊内镜检查怀疑小肠病变者15例,有 12例(80.0%)经双气囊小肠镜结合活检病理确诊.以时间指数>0.50为标准,4例(分别为0.99, 0.8,0.65和0.59)首选经肛进镜检查,后二者(时间指数分别为0.65和0.59)需换从口侧进镜检查而检出病灶;如以时间指数>0.75为标准,该 2例不再需要改换方式再行检查,另2例病变部位被判断为回肠远端,经肛进镜即可准确到达病灶.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指导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的选择,时间指数>0.75提示首选经肛进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