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常规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和低受精率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281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3组:R-ICSI组(210个周期):实施早期R-ICSI;IVF组(2062个周期):行常规IVF助孕;ICSI组(539个周期):直接行ICSI助孕。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R-ICSI组的原发不育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MⅡ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患者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2PN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但与IV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的多PN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显著低于IVF组(P<0.05);R-ICSI组患者的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着床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及低受精的患者行早期R-ICSI可有效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与GnRH-a长方案用于不同年龄组供精IVF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供精IVF 385个周期,精子全部来源于精子库。患者按年龄分为35岁和≥35岁两组,并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PPOS方案组和长方案组,比较各组间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实验室指标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结果 (1)不同年龄组的两种促排卵方案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LH、E2和基础窦卵泡数(AF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年龄35岁组:PPOS方案组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但两种促排卵方案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和OHSS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年龄≥35岁组:PPOS方案组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和1PN受精率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P0.05),而2PN受精率(80.00%vs.67.54%)、可移植胚胎率(50.00%vs.36.23%)、优质胚胎率(40.74%vs.25.66%)和胚胎利用率(79.63%vs.65.92%)均显著优于长方案组(P0.05);(4)PPOS方案组FET临床妊娠率与长方案组无统计学差异(52.78%vs.47.73%,P0.05)。结论 PPOS方案会显著增加高龄患者受精率和优胚率,与长方案相比,更适于高龄患者促排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河北省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0~6岁先天性肢体缺陷的现况进行调查.方法 对河北省人口计生委出生缺陷工作组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4 611 808名,发现先天性肢体缺陷儿2 880例,总发生率6.24/万.2003~2007年发生率基本平稳(P> 0.001),2008年发生率低于全省平均值(P< 0.001).邯郸、承德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P<0.001),承德发生率最高,达11.41/万;秦皇岛、石家庄、廊坊、保定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值(P<0.001),其余5个设区市与全省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对病例性别、出生孩次、居住区地势与肢体缺陷发生率关系进行分析显示,男孩明显高于女孩,多孩明显高于1孩,但平原沿海与山区丘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河北省0~6岁儿童先天性肢体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在在不同地区、不同孩次之间发生情况各不相同,对于一些高发地区,应继续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做好优生咨询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前诊断和筛查,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RT)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疾病构成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行ART助孕并成功分娩的妇女585例及其新生儿648名,按不同ART方案分为人工授精组(AID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组(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ICSI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疾病发生率和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585例妊娠者共分娩新生儿648名,异常体重儿娩出率为17.75%;其中AID组低出生体重儿娩出率为3.73%,显著低于IVF组(24.26%)和ICSI组(18.18%)(P0.05),但3组间单胎新生儿异常体重娩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疾病发生率为1.54%(10/648),其中AID组为0.75%、IVF组为2.37%、ICSI组为3.90%,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疾病构成为先天性心脏病4例、唇腭裂2例、鞘膜积液1例、肾积水1例、性逆转1例、血管瘤1例。结论不同ART方案对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多胎妊娠会增加ART低体重儿出生风险;行ART助孕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降低异常体重儿及新生儿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新生儿出生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紊乱会影响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严重的影响人类繁殖,包括干扰卵泡生成、排卵障碍、影响受精、早产和流产等等,甚至会使卵巢衰竭。因此,甲状腺激素(THs)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育龄夫妇不育患病率及其原因,为不育防治和病因学研究提供信息。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育症定义,通过分层整群横断面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5个县计划妊娠的育龄夫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共调查19588对计划妊娠的育龄夫妇,其中不育症夫妇2256对,患病率为11.5%;其中单纯女方因素占26.4%,原发不育中首位因素是排卵障碍,继发不育是输卵管因素;单纯男方因素占34.5%,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不育,首位因素均为精液异常。结论:河北省农村地区不育症患病率较高,改变农村育龄夫妇传统的生育观念,规范不育症的诊疗是解决农村不育夫妇生育问题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河北省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0~6岁中枢神经系统(CNS)缺陷儿童进行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取整群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详细记录患儿的出生地点、出生日期、性别、孩次、父母年龄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省共调查0~6岁儿童4 611 808名,其中发现CNS缺陷儿9498例,总发生率为21.42/万。2003年至2006年CNS缺陷发生率基本保持较高水平,各年份发生率均接近或高于6年平均水平21.42/万(P〉0.01);2007年至2008年,CNS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年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6年平均水平21.42/万(P〈0.001)。从全省CNS缺陷构成看,脑瘫占比最大,达64.59%,其次是先天性智力低下,占24.59%,神经管畸形占比最低,为10.45%。对9498例0~6岁儿童CNS缺陷进行分析显示:与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遗传病、家族疾病史有关的为934例,占9.83%,与母亲孕期不良因素(包括病毒微生物感染、感冒、接触有毒有害物、污染物、服药、营养、不良妊娠史、年龄因素等)有关的为2164例,占22.78%,与父亲因素(包括污染及毒害物接触史、非遗传性疾病等)有关的为331例,占3.48%,与出生因素(包括早产、缺氧、产伤、溶血、多胎等)有关的共2166例,占22.80%,不明原因或其他因素的病例为3903例,占41.09%。结论河北省出生儿CNS缺陷有下降的趋势。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做好优生遗传学咨询与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前诊断和筛查及提高高危妊娠者检测率是减少CNS缺陷特别是神经管畸形、脑瘫、智力低下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TORCH检测在河北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意义,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方法:按照《河北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风疹病毒IgG抗体、巨细胞病毒IgG、IgM抗体和弓形虫IgG、IgM抗体。各试点县(市)每月汇总上报TORCH检查结果,由河北省计划生育科研院专家将汇总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15个国家项目试点县(市)共有80 699例已婚待孕妇女接受TORCH检查,风疹病毒IgG抗体、巨细胞病毒IgG、IgM抗体及弓形虫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13%、29.84%、3.79%、0.50%和0.20%;所检测的3种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和最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TORCH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应提高待孕夫妇对TORCH检测意义和TORCH感染危害性认识,规范TORCH检测方法,强化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试剂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