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并从ERK1/2信号通路角度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GRP组、CGRP+CGRP 8-37组、CGRP+PD98059组.AlarmarBlue法检测各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变化情况;免疫印迹技术观察CGRP诱导后ERK1/2的磷酸化,及CGRP8-37、PD98059对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1) CGRP可诱导HUVECs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被CGRP8-37和PD98059阻断;(2) CGRP可时间依赖性地诱导HUVECs细胞ERK1/2的磷酸化,CGRP8-37和PD98059可减弱其作用.[结论]CGRP可诱导HUVECs细胞增殖,ERK1/2信号通路参与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软骨细胞接种小孔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的最佳接种方法. 方法 实验分3组(n=9):注射组、负压组、振荡组,取纤维蛋白原溶液混悬第2代软骨细胞,采用上述3种方法对孔隙率为92%、孔径为50 ~ 100 μm的PLGA支架进行细胞接种.48 h后,Hoechst33258法检测支架内DNA含量;接种并观察支架内含异硫氰酸荧光素的无细胞纤维蛋白原凝胶的分布;硬组织切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支架内细胞分布.7d后,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及内部的细胞形态.各组部分支架(n=3)植入裸鼠皮下,以无细胞PLGA支架为空白对照组,术后8周取出支架行甲苯胺蓝、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累积吸光度(IOD)值. 结果 注射组、负压组、振荡组平均DNA含量分别为(755.79±80.50)、(657.32±89.68)、(650.18±106.33)ng/mg,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14,P=0.361).无细胞纤维蛋白凝胶在各组中都均匀分布,DAPI染色显示注射组细胞分布较其他两组均匀.扫描电镜显示负压组和振荡组外周细胞较注射组多,而支架孔隙内仅注射组可见细胞黏附.注射组甲苯胺蓝、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IOD值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50 ~ 100 μm的小孑L径PLGA支架,注射法是一种快捷、高效的细胞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成血管作用,初步探讨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体外分离获取HUVECs,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其CGRP受体1的表达。体外成管实验检测CGRP的成血管作用,ELISA法检测CGRP直接作用于HUVECs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分泌水平。Q-PCR检测CGRP刺激HUVECs不同时间点VEGF、VEGF受体1(FLT1)、VEGF 受体2(KDR)及CGRP受体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不同时间点FLT1、KDR的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免疫荧光显示HUVECs表达CGRP受体1,体外成管实验显示CGRP有明显的成血管作用。ELISA显示CGRP能明显促进HUVEC分泌VEGF。Q-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组CGRP受体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且在第10天最为明显;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组FLT1、K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均增高。结论 CGRP能明显促进HUVECs的体外生成血管,可能与其促进VEGF分泌,增强HUVECs的FLT1与KDR表达有关;同时,CGRP受体表达也增加,可进一步增强CGRP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体外成血管作用的大小.[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取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并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Vwf)与CD31抗原鉴定.实验分9组,(10-12~10-8)CGRP,(5 ~20 ng/ml) VEGF165,另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脱察HUVECs的CGRP受体(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receptors,CGRPR)表达情况,alarmar Blue法动态检测各组HUVECs的增殖率,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HUVECs的迁移能力,采用体外成管实验检测各组促血管生成作用大小.Q-PCR检测CGRP和VEGF165刺激细胞时,CGRP受体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GRP及VEGF165时间-浓度依赖性促进HUVECs增殖,VEGF165促内皮细胞增殖的能力强于CGRP,差异有显著性.CGRP及VEGF165都能明显促进HUVECs迁移及促进HUVECs在基质胶中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并且两者的最大作用基本相当.CGRP与VEGF165都能促进内皮细胞中CGRP受体表达水平增加.但是CGRP促CGRP受体的生成作用明显强于VEGF165.[结论]CGRP是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其促血管生成的作用与低浓度(5 ~20ng/ml) VEGF165相当.  相似文献   
5.
詹鹏  金丹  夏立恒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2027-203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使用钢板与髓内钉这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并发症,旨为临床治疗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收集钢板与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后,采用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Meta分析显示:髓内钉组畸形愈合率、膝部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钢板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钢板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延迟愈合、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治疗成人胫骨干远端骨折有较高的畸形愈合率、膝部疼痛发生率,但感染率较钢板组低。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期实验自行研发了一种可进行成骨及成软骨双向诱导分化的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目的:探索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力学刺激能否提高组织工程骨软骨修复山羊膝关节缺损的效果。 方法:取青山羊12只,制作双侧后肢股骨内髁骨软骨缺损,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缺损处均植入在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成软骨、成骨诱导2周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体,不同的是实验组将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置于磁力搅拌仪上给予力学刺激,对照组未给予力学刺激;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置。植入后12,24周进行大体观察,Masson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学评分。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新生软骨与骨组织生成,实验组修复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空白对照组无新生软骨生成。表明通过双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阶段的力学刺激,可以改善以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对膝关节缺损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软骨缺乏血管和神经的营养作用,因此受损伤后其再生修复能力很低,现有的修复方法如钻孔术、微骨折术、骨膜以及软骨移植术等虽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均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缺损和退变软骨的修复问题仍然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组织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软骨修复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与此前单纯组织工程化软骨的构建比较,进行组织工程化骨与软骨复合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由于其具有软骨下骨质的锚定和支撑作用,结合牢固且不易塌陷,而且由于有骨质向表面的营养作用,愈合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可望取得更为良好的修复效果.而其中动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环节[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椎板回植型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结合阶段性功能康复锻炼对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肿瘤切除术治疗的123例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抽签法将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患者中男31例, 女30例, 年龄(50.44±5.37)岁, 采用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内固定肿瘤切除术治疗, 术后予以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62例患者中男30例, 女32例, 年龄(51.24±5.62)岁, 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术后予以阶段性功能康复锻炼, 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 观察Cobb角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伤椎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5 d、1个月、3个月后, 观察组的VAS评分分别为(4.42±1.33)分、(3.77±0.25)分、(2.55±0.21)分, Cobb角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夏立恒 《中国民康医学》2023,(11):146-148+152
目的:比较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ID)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L5~S1 LD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PETD治疗,观察组接受PEI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创伤应激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磷脂酶A2(PLA2)、C反应蛋白(CRP)、M型脑钠肽(M-ENK)]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DI、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PCT、PLA2、CRP水平均高于术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