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评估该缝合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完成的57例pEVA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57例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57/57),手术平均时间(93.5±17.8)min。ProGlide共缝合106处股动脉入路,其中缝合20F~22 F血管鞘36例次,18 F以下血管鞘70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88.7%(94/106),二次成功率91.5%(97/106)。缝合失败导致穿刺点出血5例,其中2例行手术探查止血,3例局部压迫并加压包扎止血;入路动脉闭塞4例,均行手术探查并重新缝合。术后蓝趾综合征(垃圾脚)6例,发生率5.7%(6/106)。围手术期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pEVAR术中使用Perclose ProGlide缝合器安全有效,加强术者经验并挑选合适患者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1994年Dake等[1]首次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用于胸主动脉瘤的治疗,并于1999年实施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2].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腔内修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多项优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证实.但是随着腔内治疗经验的增加,内漏、逆行性A型夹层等并发症已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将对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类别及诊治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唐骁 《大众健康》2009,(12):56-56
1986年8月24日美国排球运动员海曼,因主动脉夹层破裂猝死。2001年1月5日我国排球运动员朱刚,因主动脉夹层破裂猝死。喀麦隆著名足球运动员威维安·福、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均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手术指征、特点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患者21例,局麻下腔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门诊随访,此后每隔半年门诊随访,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彩超检查或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右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7例,狭窄性病变14例。2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因导丝无法通过闭塞段病变而仅行造影,其余19例均成功行腔内治疗,总成功率为90.5%。19例行腔内治疗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9.3个月,通畅率为89.5%(17/19),中度再狭窄率为10.5%(2/19),无支架断裂和打折,无病死病例。结论: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腔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经外科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58例,女22例,年龄59~83岁。80例均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经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全组共接受外科治疗83例次,其中支架成形73例次,球囊扩张6例次,腹主动脉肾动脉旁路3例次,肾动脉内膜切除1例次。80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67例,随访时间6~141个月,有3例发生远期死亡。随访患者血压为(140.3±14.4)/(78.1±8.3)mmHg,肌酐(130.7±65.2)μmol/L,与术前血压(152.5±18.3)/(83.1±9.3)mmHg与肌酐(145.8±90.3)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降压治疗有效率59.4%(38/64)。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通过外科治疗可有效改善血压和稳定肾功能,治疗方法首选腔内支架成形术。部分患者术后血压控制不佳主要原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7.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低且病死率高的缺血性肠疾病,主要病因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受压或痉挛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自2003年至2007年共收治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19例,其中10例行早期血供重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各项几何参数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远期疗效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入选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完成的344例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病例资料,对原始数据及随访结果做统计学分析及比较.结果 腹主动脉瘤近端瘤颈直径(23±3)mm,近端瘤颈长度(26±12) nun,与主动脉夹角(25±28)度.即刻技术成功率99.7%(343/344),随访率81.8% (279/341),随访时间3~84个月,平均(33 ±15)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1.1% (3/279),再次手术率10.4% (29/279),总并发症发生率12.9%(36/279),包括内漏5.7%(16/279),支架移位1.1%(3/279),动脉瘤增大或破裂5.4%(15/279)等.统计结果显示近端瘤颈>60度更易出现Ⅰ型内漏(P=0.010).结论 术前评估是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内漏是术后远期并发症的主要类型,且为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影响患者的远期疗效,因此术后终身随访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AngioJet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治疗10例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5例,原发性血栓形成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10例(平均年龄61.60岁)手术均通过单独使用AngioJet或AngioJet联合其他方法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其中2例AngioJet抽吸后狭窄消失,6例患者使用AngioJet抽吸后有残余狭窄结合球囊扩张,2例抽吸后有残余狭窄结合球囊扩张+支架成形。由于抽吸后有残余血栓存在,3例行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者和1例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者辅以喷药溶栓,1例行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者和1例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者辅以置管溶栓(CDT)。术后平均住院(3.9±2.33)d,患者术后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0.84 vs.0.37,P0.05)。术后1例出现血尿,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疗效评估结果为痊愈6例,良好4例。目前7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随访,无肢体缺血加重情况。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使用AngioJet导管抽吸血栓安全、有效、创伤小。较为适合于股腘段血栓栓塞性病变,吸栓后残余狭窄明显可结合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抽吸血栓效果不佳的可辅以CD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中重度钙化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8例颈动脉中重度钙化狭窄患者接受了脑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均接受了术前颈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及术前术后头颅MRI检查,评价术后新发弥散加权(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病灶、术后支架即刻残余狭窄率与钙化斑块的关系。结果  28例次CAS的即刻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死亡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内复查头颅MRI:新发DWI病灶15例(53.6%),均无神经系统症状。根据术后有无新发DWI病灶,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钙化斑块的位置、体积大小、钙化弧度(calcium radian,CR)及Agatston钙化评分、钙化CT值、钙化斑块体积百分比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1例患者发生手术侧脑卒中,其余27例恢复良好,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发生。术后1年复查颈动脉超声,并随访颈部X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0,支架断裂发生率为0。结论  在实施远端脑保护装置的情况下,CAS对颈动脉中重度钙化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钙化斑块的位置、体积大小、CR、Agatston钙化评分、钙化斑块CT值、钙化斑块体积百分比和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对术后新发DWI病灶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