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封闭对胶原酶溶核术后的增效作用。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中央型7例,单侧型9例,伴椎管狭窄2例,极外侧型1例,游离型l例)行胶原酶溶栓术后,2~7 d内再行骶管注射封闭2次。结果:术后2 wk优良率达95%,1月优良率为90%,3月后优良率为85%,6月后优良率为80%。结论:胶原酶具有特异性溶核作用,适用于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封闭注射主要是镇痛消炎、改善神经的血循环,是溶核术的辅助措施,能提高溶核术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与传统开放腕管切开减压术(open carpal tunnel release,OCTR)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分别有30例行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CTR组),28例行手掌部开放正中神经探查松解术(OCTR组),其中男16例,女42例;年龄39~68岁,平均(51.2±5.9)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1.5±2.8)个月。采用Kelly评分系统、两点分辨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作为随访评价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优劣。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24.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Kelly评分、两点分辨觉等临床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TR组患者手术耗时短、术后伤口小、恢复工作早、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与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相比,内窥镜辅助下腕管切开减压手术瘢痕小、手术耗时短、恢复工作早,其他方面则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组织缺损,减轻对供区足背外侧和第5趾外侧感觉的影响。方法对1例外伤后足背前外侧软组织缺损面积9cm×6cm的患者,采用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予以修复,腓肠外侧皮神经与受区感觉神经端端吻合,保留腓肠内侧皮神经连续性。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缺损修复;保留了腓肠内侧皮神经连续性,术后供区足背外侧和第5趾外侧的痛触觉无明显缺失;供区未植皮缝合。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腓肠神经内的束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一般可以替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修复跟踝以远的足部组织缺损;且足背外侧和第5趾外侧的感觉缺失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 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受区瘢痕修薄后植皮,其他病例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保留腓肠神经者,术后供区感觉正常.结论 对四肢组织缺损修复可采取延期带蒂组织瓣移植、术者熟悉的供区以减低手术风险.术前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可避免异位取皮和局部组织瓣转移等次生手术对供区的继发性损伤.保留供区腓肠神经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 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受区瘢痕修薄后植皮,其他病例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保留腓肠神经者,术后供区感觉正常.结论 对四肢组织缺损修复可采取延期带蒂组织瓣移植、术者熟悉的供区以减低手术风险.术前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可避免异位取皮和局部组织瓣转移等次生手术对供区的继发性损伤.保留供区腓肠神经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 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受区瘢痕修薄后植皮,其他病例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保留腓肠神经者,术后供区感觉正常.结论 对四肢组织缺损修复可采取延期带蒂组织瓣移植、术者熟悉的供区以减低手术风险.术前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可避免异位取皮和局部组织瓣转移等次生手术对供区的继发性损伤.保留供区腓肠神经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根部以远末节断指改良分型和再植方法与成活率的关系。方法对30例39指末节断指,按改良分型,采取吻合指动脉+指腹静脉+神经,吻合指动脉+神经+指尖小切口放血或拔甲后少量肝素注射,断指组织短缩并去除(部分)指骨原位缝合,再植后腹部皮下包埋的方法,进行再植。结果再植后成活33指,坏死5指,部分坏死1指,总成活率85.9%。结论甲根部以远末节断指,按改良分型选择再植方法,能提高成活率;原位缝合时注意打结力量,使线结内近端正常组织保持红润。  相似文献   
8.
肱骨干骨折及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及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87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42例,外固定支架治疗5例.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9~26周(平均10.5周),肩峰撞击症7例;肩肘关节功能ROM优良率83.91%.结论 肱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总体疗效满意.前者更安全、简便、组织剥离少,但并发肩痛、肩峰撞击症发生率高:各种钢板对关节端骨折有更好的适配性.合并的桡神经损伤,应按损伤原因、程度等采取相应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运用PFNA内固定综合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2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21例获得随访6~12月,全部骨性愈合,未见股骨头切割现象,无髋内翻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防旋、防切割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组织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和减轻供区损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38例43个部位四肢软组织缺损,采用5个供区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背阔肌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脐旁皮瓣;其中游离组织瓣15例,带蒂组织瓣23例.术前2~6周进行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保留供区神经以减轻继发性损伤.结果 38例组织瓣全部存活,创面愈合.供区除1例植皮、4例利用受区瘢痕修薄后植皮,其他病例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保留腓肠神经者,术后供区感觉正常.结论 对四肢组织缺损修复可采取延期带蒂组织瓣移植、术者熟悉的供区以减低手术风险.术前供区皮肤手法扩张训练、受区瘢痕修薄皮片用于供区植皮,可避免异位取皮和局部组织瓣转移等次生手术对供区的继发性损伤.保留供区腓肠神经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