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1.
周旅旅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093-1093,1092
目的探讨两种引产方法在小月份中期妊娠中的应用。方法40例年龄18.35岁,停经12.17wk,要求引产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加用小水囊联合引产终止妊娠。结果两种引产方法对比分析,从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出血量及失败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从清宫率和感染率方面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双米加用小水囊应用于小月份中孕引产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引产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行LC+LCBDE的17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不同位置引出T管:胆总管前壁T管引流(前壁组)88例,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侧壁组)8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时间、缝合胆总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胆汁引流量、术后至T管完全夹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耐受T管的主观感受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安放T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日均胆汁引流量、术后至完全夹闭T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耐受T管的VR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侧壁组术中缝合胆总管时间较前壁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36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腹腔感染、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胆管狭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前壁组发生胆漏7例,结石残留1例, T管拔除困难2例,侧壁组胆漏1例,结石残留1例;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6%vs. 2.30%,P0.05)。结论 LC+LCBDE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较前壁T管引流更简单、易操作、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双管负压引流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笔者近2年来对4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用双管负压引流,并与以前4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加压包扎单管引流的患者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示:双管负压引流组术后前3d引流量大于单管组(P<0.05),4~6d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双管负压引流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管组(P<0.05);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单管组(P<0.05)。提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更充分,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复杂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7月119例腹腔镜下行复杂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5例,坏疽性胆囊炎20例,胆囊穿孔12例,萎缩性胆囊炎27例,残余胆囊切除5例。35例有腹部手术史。术中采用"刮吸"、"推扒"的操作方法分别显露胆囊前、后三角;出血较多时使用干纱布填塞出血部位;遇到胆囊张力较高影响手术视野时先行胆囊减压。结果本组11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75(45~220)min。术后无明显出血,无胆漏发生,术后伤口疼痛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留置引流管的92例患者于术后1~3 d复查腹部B超后拔除引流管,术后第3~7 d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日4.2 d。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适用于复杂患者,合理熟练使用吸引器及干纱布可使手术过程简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3月-2014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伴有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行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全腹腔镜组(n=21)和开腹组(n=36),分别行腹腔镜或开腹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手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中输血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开腹组比较,全腹腔镜组术后止痛剂使用频次少,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早,术后住院日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在术后发热、胸腔积液以及腹水发生方面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胰漏、切口感染以及胃排空障碍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3.5年,各组病人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无肝性脑病、未再发生呕血或黑便,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全腹腔镜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9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ERAS组则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的基础上采取ERAS策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首次排气及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早,输液总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炎症反应的监测中,术后1 d两组WBC及CRP均升高,第3 d、第5 d均下降,但两组仅第3 d WBC和第5 d 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ERAS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ERAS组发生胰漏、右上腹脓肿1例,经穿刺引流后治愈,肺部感染1例,对症治疗后治愈;对照组术后胆汁漏1例,保持引流通畅,术后第8 d自愈。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恢复出院,30 d内无再入院者。结论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围术期应用ERAS策略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减少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方法 通过对前来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分析,观察急性胰腺炎手术,沿胰腺纵轴和纵轴斜行将胰腺包切口,使腺体松动,进行小网膜腔置管灌洗引流.结果 进行手术的40例患者,经过手术和CT、B超观测,结果证实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36例,应用此次疗法2周后基本都痊愈出院.结论 此种疗法对于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以及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有明显效果,可以说是一种既简单又安全有效地疗法.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等.基于3D组合件的级进模CA D方法研究[J].模具工业,2001,(7):3-6. [2]梁培志,李畅,李建军等.级进模智能设计中标准件库建库方法研究[J].模具技术,2003,(2):16-18,51. [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第3卷冲压模具设计[M].南昌: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肝胆科施行的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1例行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 LC),对比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止痛药使用人数、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TUSPLC优于L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手术时间LC组优于TUS-PL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几乎可完全实现腹壁无瘢痕化,但普通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操作难度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手术时间长,手术适应证较严格.随着手术器械的完善和手术者经验的积累及其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越性将越来越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指征、适应证以及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探讨SAP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SAP在不同时期的治疗手段、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等。结果 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能明显提高SAP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术式可改善SAP的预后,减少多器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