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15例经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肿瘤病例,探讨乙状窦前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例患者中男8例,女7例。临床表现:耳鸣、耳聋2例,面部麻木10例,头痛13例,肢体乏力、行走不稳12例;外展神经麻痹5例,后组颅神经麻痹3例,肢体轻瘫6例,共济运动障碍8例。术前行CT检查及MRI检查。肿瘤最大直径为3.0~6.0 cm。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乙状窦前入路肿瘤切除。手术后病理证实:脑膜瘤8例,胆脂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大型听神经瘤1例,软骨肉瘤1例,脑转移瘤1例。结果脑膜瘤8例中SimpsonⅡ级切除5例,SimpsonⅢ~Ⅳ级切除3例;胆脂瘤2例全切除;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1例;听神经瘤1全切除;软骨肉瘤1例行大部切除;脑转移瘤1例全切除。术后感觉性失语:1例胆脂瘤患者术后出现,1个月内恢复。第Ⅲ颅神经麻痹1例,第Ⅴ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周围性面瘫1例,后组颅神经麻痹1例。结论乙状窦前入路可以近距离暴露肿瘤,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2.
3.
<正>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常用术式,术后康复阶段大量患者出现非脑损伤性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疲劳,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或语言障碍,偏瘫,偏侧感觉障碍等功能区症状。通常认为是由于大气压直接影响颅骨缺损部位压力[1],引起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降低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症状。以往研究多集中在颅内大血管CBF上,而CT灌注成像可直接显示大脑皮层灰质,白质,基底节区的脑血流  相似文献   
4.
病例1患者男,39岁,患2型糖尿病3年。头皮感染并溃疡形成半年余,见右颞顶部约8cm×8cm大小类圆形红肿,中央部见-2cm×2cm皮肤缺损溃疡,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未愈,形成头皮缺损,常规换药未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治疗20余天后,皮缘肉芽生长,缺损缩小,皮肤红肿减轻。  相似文献   
5.
滑车神经鞘瘤发病率极低,临床少见,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非常困难.自2004年至今,共收治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滑车神经鞘瘤患者,现报告如下,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的CT、CTA及DSA影像学特点,为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临床确诊大脑中动脉瘤病人的CT、CTA及DSA影像学资料,对其CT出血表现和动脉瘤瘤体成像特征等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常见影像学特点。结果 22例大脑中动脉瘤CT平扫均表现为破裂出血,均行CTA和(或)DSA检查确诊。单纯蛛网膜下隙出血9例(40.9%),单纯颞叶血肿3例(13.6%),颞叶血肿并蛛网膜下隙出血6例(27.3%),颞叶血肿破入脑室3例(13.6%)。大脑中动脉瘤发生于M1段1例(4.6%),M2分叉部18例(81.8%),M3起始段3例(13.6%)。瘤颈2~4mm(平均2.4mm)。瘤体指向前外侧14例(63.6%),后外侧5例(22.7%),后内侧3例(13.7%)。CTA或DSA显示同侧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6例。结论大脑中动脉瘤好发于M2分叉部,瘤体指向以前外侧多见,破裂后以外侧裂型蛛网膜下隙出血和跨侧裂颞叶血肿为主要出血方式,出血部位与瘤体的指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滑车神经鞘瘤发病率极低,临床少见,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非常困难.自2004年至今,共收治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滑车神经鞘瘤患者,现报告如下,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苯甲酰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面粉加工业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我国在2011年前规定其最大使用量为0.06g/kg,但随着现代面粉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无需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来提高面粉的出粉率和面粉白度,加之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2011年3月,卫生部等7部门联合发表公告,禁止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小麦粉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它直接作用氨基巯基和羧基生成次甲基衍生物,从而破坏机体蛋白质和酶,对人体细胞功能损害较大。甲醛是致突变和致癌的有毒物质[1],是一种非食品添加剂,国家明令规定在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防腐剂[2]。但仍有不法商贩在水产品的储藏加工,水发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甲醛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清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白细胞介素(IL)-6预测老年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治疗病人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垂体瘤病人95例,采用经鼻蝶手术,并获得3年随访,观察病人复发情况.入院时检测血清HIF-1α、IL-6水平,分析二者预测治疗复发的临床意义.结果 95例病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