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肾功能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724(CA724)、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1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抗原(SCC)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232例未行透析治疗的CKD患者分为Ccr≤30 mL/min、>30且<60 mL/min和≥60 mL/min亚组;选择3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及37例Ccr水平与其相近、性别相同的未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透析,非透析对照组。测定肿瘤标志物,其中男性患者同时测定PSA。结果不同Ccr亚组间的CEA、CA199、CYFRA21-1、NSE和SC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与Ccr呈负相关(r值分别=-0.351 4、-0.209 3、-0.351 9、-0.123 4、-0.236 1, P值均<0.05);而CA125、AFP、CA153和CA7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透析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NSE均显著高于非透析对照组(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在透析或非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尤其在肾功能减退严重的患者中,根据血清CEA、CA199、CYFRA21-1、NSE、CA125和SCC表达诊断相应肿瘤时,其假阳性率较肾功能正常及轻度损害者增高,故此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而AFP、CA153、CA724和PSA的特异性与正常人群相同。透析治疗使血清CA125和NSE的诊断价值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红素对小鼠狼疮性肾炎模型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狼疮性肾小球硬化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SLE模型-BWF1小鼠作为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对象。在给予雷公藤红素前后用考马斯亮兰法检测实验小鼠24小时尿蛋白含量;结果:无论在蛋白尿发生前或发生后,使用雷公藤红素均能减少BWF1小鼠的尿蛋白。结论:雷公藤红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BWF1小鼠的病理学改变,缓解免疫学损伤的程度,对狼疮性肾炎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前认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阻滞剂、限制蛋白摄人是通过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从而减少肾组织损伤,延缓肾脏疾病进展,最近的资料表明这两种方法也可能不通过降低血压,而是通过其它机制延缓疾病进展,即限制修复过程,这种修复过程如果没有自身限制将会导致组织纤维化而使肾功能衰竭,Ang Ⅱ和L-精氨酸本身被证明能促使组织纤维化,而不必通过血压,且此种作用比血压的作用更明显。也就是说AngⅡ阻滞剂、限制总蛋白或者L-精氨酸的摄入不仅可以减少组织损伤而且可以限制过度的组织修复。 组织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增殖,…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是最安全的计划免疫疫苗之一 ,在长期接种过程中 ,偶可发现异常反应和合并症 ,卡介苗接种后偶合发生的以灌浆点为中心的皮肤湿疹 ,在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方面具有独特规律 ,现将 1993 -2 0 0 0年南京市结防所收治的病例情况分析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年中共收治卡介苗接种后偶合接种部位湿疹共 19例 :男 15例 ,女 4例 ;初种婴儿 16例 ,复种少年 3例。接种用冻干卡介苗均为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统一调拨的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各批号效期内之间无明显差异 ) ,在排除禁忌症后 ,0 1ml皮内接种在左上臂三角肌…  相似文献   
5.
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OGTT),检测50倒尿毒症患者胰岛素糖代谢调节作用活性,分析胰岛素拮抗与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显示:(1)本组尿毒症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LDL—C/HD—C比值增高;(2)胰岛素拮抗组较非胰岛素拮抗组其LDL—C水平和LDL—C/HDL—C比值显著增高;(3)相关分析显示LDL—C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与胰岛素反应曲线下面积(AUCINS)成正相关;LDL—C/HD—C则与ISI、机体糖利用率(M)成负相关,而与糖反应曲线下面积(AUCG)成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拮抗及其相关的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与尿毒症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但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7.
雷公藤红素防治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对实验性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BWF1为自发性狼疮小鼠模型。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小鼠进行连续 2 0周腹腔注射。运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 4h尿蛋白量、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Ⅰ、Ⅳ型胶原及MMP - 2、TIMP - 2的表达、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TGF - β1的表达。结果 :①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小鼠蛋白尿产生 ,降低其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组织中MMP - 2而减少Ⅰ、Ⅳ型胶原、TIMP - 2及TGF - β1的表达 ,改善小鼠组织学病变并提高其生存率。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 3mg·kg-1·w-1和 6mg·kg-1·w-1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明确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Ⅰ、Ⅳ型胶原的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组织局部MMP - 2而抑制TGF - β1及TIMP - 2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8例成人与7例小儿肾脏疾病的肾组织中检出的HBV-DNA。临床诊断:7例小儿均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8例成人中3例为HBV-GN,其余为血尿待查、狼疮性肾炎和IgA肾病。HBV-DNA在肾组织的存在状态在成人均为整合型,而小儿有整合型及游离型二种。小儿肾组织中HBsAg阳性表达率高于成人。作者认为此现象可能与成人肾组织中HBV-DNA存在状态仅有一种整合型有关。另外发现肾组织中HDcAg阳性率与HBV-DNA呈正相关。肾组织中HBcAg阳性的患者局部有T细胞的浸润,提示了肾原性抗体存在及其在HBV-GN中激发细胞免疫参与肾脏病变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红素对狼疮鼠肾组织Ⅲ型胶原和层粘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 (Tripterine)对狼疮小鼠肾小球硬化的防治作用。  方法 :在不同发病时间、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红素对BWF1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 2周测鼠 2 4h尿蛋白量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2 0周后检测鼠肾组织Ⅲ型胶原 (collagentypeⅢ ,ColⅢ )、层粘素 (laminin ,LM)、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 1、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 β1mRNA的表达。  结果 :①雷公藤红素抑制小鼠蛋白尿及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 ,增加肾局部MMP 1而减少ColⅢ、LM、TIMP 1及TGF β1mRNA的表达 ,改善鼠肾组织学病变。②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较蛋白尿发生后使用疗效更显著。③蛋白尿发生前使用雷公藤红素 3mg/ (kg·wk)和 6mg/ (kg·wk)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雷公藤红素对该狼疮模型的肾小球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其降低肾脏ColⅢ及LM沉积可能是通过增加小鼠肾局部MMP 1而抑制TGF β1及TIMP 1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兜铃酸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马兜铃酸A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建立了测定马兜铃酸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 C18柱 (5 μm ,4 0mm× 2 0 0mm) ,流动相为甲醇 :四氢呋喃 :0 .0 2 5mol/LKH2 PO4(pH =3.8) (4 4 :6 :5 0 ) ,流速为 1mL/min ,检测波长为 315nm。SD大鼠 8只 ,分成 2组 ,分别静脉注射马兜铃酸A溶液 0 .2 5mg/kg、2 .5mg/kg ,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 3p97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大鼠静注马兜铃酸A后 ,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 :低剂量组VC(0 .0 13± 0 .0 0 4 )L ,CLs(0 .2 0 6±0 .132 )L/h ,T1/ 2α(2 .5± 0 .8)min ,T1/ 2 β(10 .9± 2 .5 )min ,曲线下面积AUC(5 4 .0± 12 .8)min·μg/mL ;高剂量组VC(0 .0 14± 0 .0 0 2 )L ,CLs(0 .0 88± 0 .0 2 3)L/h ,T1/ 2α(3.9± 0 .3)min ,T1/ 2 β(2 4 .3± 5 .9)min ,曲线下面积AUC(4 2 0 .1± 74 .2 )min·μg/mL。 结论 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呈二室开放模型 ,进入体内分布迅速 ,同时自血浆中代谢消除也较快 ,T1/ 2 β随着剂量的增加明显延长 ,AUC与剂量不成比例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