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预防颈动脉窦反射(CSR)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症状性颈动脉C_1段狭窄行CAS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4~81岁,BMI 19~32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组(B组)和阿托品预防组(C组),每组20例。B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利多卡因5 ml在颈动脉窦区进行浸润阻滞,注射后5 min球囊引导导管到位,行球囊扩张,并置入颈动脉支架;C组预防性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注射后5 min球囊引导导管到位后,开始球囊扩张及置入颈动脉支架。所有患者在局麻监测下完成CAS。记录颈动脉窦浸润阻滞后/静脉注射阿托品后5 min(T_1)、球囊扩张即刻(T_2)、支架置入后5 min(T_3)、10 min(T_4)、20 min(T_5)及术毕即刻(T_6)的HR及T_1和T_3—T_6时的SBP,并计算T_2—T_6时HR与T_3—T_6时SBP降低幅度。CSR定义为:与T_1时比较,T_2—T_6时HR降低幅度10%、或心动过缓(HR60次/分)、或低血压(SBP90 mmHg),分别记录HR降低幅度10%、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记录应用阿托品及多巴胺补救例数。记录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误伤血管、心脏骤停及术后心脑血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_2时B组HR降低幅度明显小于C组(P0.05),T_3—T_6时两组SBP、HR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阿托品补救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C组于T_2时出现心脏骤停1例,20 s后逐渐恢复自主循环,术后3 d死于大面积脑梗死1例;B组发生声音嘶哑4例,于术后1 h内恢复正常;其余未发生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误伤血管、心脏骤停及术后心脑血管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1%利多卡因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可有效地预防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颈动脉窦反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机械取栓术时,紧急全身麻醉转化(emergency convers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 EC-GA)对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及术中EC-GA的预测因素。方法 本研究对2017年11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机械取栓的422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身麻醉组(general anesthesia, GA)203例、非全身麻醉组(non-general anesthesia, non-GA)173例,EC-GA组46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90 d神经功能良好预后比例,即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2的患者比例(mRS分0~2表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mRS分3~6预后不良)。次要观察指标为时间指标[发病-入室时间(T1),入室-动脉穿刺时间(T2),动脉穿刺-血流再痛时间(T3)],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