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28例Whipple手术时,胰肠吻合采用空肠小切口胰管插入式吻合的临床资料,除1例因腹腔出血死亡外,余27例无1例发生胰瘘。文中祥细描述了胰腺残端的处理方法和胰肠吻合方法。此种吻合方法吻合口无张力,血运良好,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创伤性结肠破裂的诊治经验,改善创伤性结肠破裂治疗效果。方法:对作者15年间收治的58例创伤性结肠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因腹痛、腹膜刺激征而行手术治疗。锐性切割伤21例,钝性挫裂伤37例。38例(65.5%)合并有其它腹腔内脏损伤。单纯结肠破裂修补术33例,结肠修补联合破裂近端肠管造瘘术14例,结肠破裂肠切除联合近端肠造瘘术11例。本组治愈55例,治愈率94.8%,死亡4例,1例死于结肠损伤处理不当,3例死于严重的合并伤。结论:结肠损伤术前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开腹探查时确定诊断,对于腹膜后的结肠损伤要有充分的警惕性;锐性结肠破裂和伤口周围组织血运良好的小范围的结肠挫伤的手术方式以一期缝合为主;较大范围的结肠挫裂伤、多发伤和节段性大范围结肠挫裂伤在处理结肠损伤的同时需进行辅助性结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临床护理对策的疗效。方法 100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的患者,结合其临床诊疗资料,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汇总分析,记录其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如术后出血、尿道感染、尿失禁、膀胱痉挛等,积极对症护理,相关并发症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均康复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在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影响手术疗效,并延缓患者康复疗效,予以针对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疗效,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适用于医院计量室的计量管理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医院计量室面临的困难随着《军队医学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颁布,军内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三级医学计量检定系统(总站——军区二级站——医院计量室),有力地保证了部队医疗、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三级计量体系中,医院计量室作为实施各种工作器具检定的主体,直接担负上千件工作器具的检定、管理工作。它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其一是计量的操作。就是严格遵照规程执行检定操作,推导计算计量参数,给出检定结论,出具检定证书。其二是计量的管理。对计量器具建立台帐,在新增、报废计量器具时,及时对台帐进行更新,制定计量器具的检定计…  相似文献   
5.
经腹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愈率 ,我院于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 ,经腹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男 13例 ,女 2 7例。年龄 2 3~ 81岁 ,平均年龄 45岁。左侧肢体 35例 ,右侧 5例。术前两侧大腿周长差为 3 5~ 9 2cm ,平均 5 6cm。发病至手术时间 10h至 10d不等 ,平均 4 2d。其中 12例中心型静脉血栓 ,其余均为混合型。患者患肢一致性肿胀 ,皮肤颜色加深 ,无动脉血供障碍。 3例静脉造影确诊 ,37例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髂股静脉内或合并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宣教,研究临床药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的患者中抽取服用阿司匹林者262例,制作《阿司匹林用药手册》及宣教幻灯片,向患者传播阿司匹林用药知识及减轻、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措施。选取的患者在宣教、随访、讲课等干预前后,分别进行B超检查并测定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结果:干预前后胃肠道反应、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倾向、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降低显著,肾功能异常、神经系统反应、凝血障碍发生率也有所降低。临床药师干预前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21%,干预后降低到3.82%。患者用药依从性从干预前的23.48%提升到干预后的69.05%。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减少、减轻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护理措施良好,未发生肺部感染。结论:气管切开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告一种微创缝合皮瓣、胸壁局部加压包扎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方法。方法 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缝合皮瓣时,用细皮针1号线小边距缝合皮缘,两侧皮瓣基底部外侧的胸壁间断缝线,局部“打包”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268例均无明显皮瓣坏死。有13例因淋巴漏缝合处3~5cm裂开,经换药40d内愈合。结论 微创缝合皮缘及皮瓣局部“打包”加压包扎是一种较好的预防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组织胺及其1、2型受体阻断剂对贮脂细胞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组织胺及其1型受体(H1R)阻断剂、2型受体(H2R)阻断剂对贮脂细胞收缩的影响。方法 采用肝脏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分离培养贮脂细胞;用二甲基多聚硅烷烧制聚硅酮膜;传代后的贮脂细胞在聚硅酮膜上培养3d后,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组织胺1×10-7mol/L组);C组(组织胺1×10-6mol/L组);D组(H1R阻断剂+组织胺1×10-6mol/L组)和E组(H2R阻断剂+组织胺1×10-6mol/L组)。各组于加药前及加药后20min摄相,在相片上分析同一视野细胞周围的聚硅酮膜皱纹变化,皱纹增多表明细胞收缩。结果 B组、C组的贮脂细胞收缩率分别为21.0%、34.2%,远高于A组的3.8%,并呈量效依赖关系(P<0.001);D组的贮脂细胞收缩率为17.7%,低于C组(P<0.05);E组的贮脂细胞收缩率为26.3%,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组织胺通过H1R的介导促进贮脂细胞的收缩,可能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去甲斑蝥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