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多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本文对658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多发性原发性食管癌19例,占2.9%。食管贲门双原发癌2例,占0.3%。作者认为,要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①完善的食管吞钡造影;②纤维胃镜下可疑部位的多点活组织检查;③胃超声检查;④多次分段食管拉网检查;⑤术中细致的外科探查;⑥术后连续病理切片检查。提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放疗能增加手术之切除率,减低术后的复发率,术后的放疗及化疗可以弥补手术的不足,提高术后生存率。许多年来,尽管许多学者作了许多努力,手术效果至今仍不理想。如国外有人报道2500例肺鱗状细胞癌临床认为能手术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切除胸膜顶食管胃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可能带来治愈希望的治疗方法,但各种术式均有其利弊。我院自1996年4月~1998年3月共收治食管癌109例,食管中、上段癌69例,其中48例需食管胃颈部吻合者改用胸膜顶食管胃吻合。为克服手工操作吻合困难,并发症多的缺点,我们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DH/SDH型“普路善美”圆形吻合器和EH40型荷包缝合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36~78岁(平均54岁)。术前均行食管造影及食管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癌。食管上段…  相似文献   
4.
用本院配制的体外肠道消化营养液(每1个单元含糖53g,蛋白25g,脂肪32g,热量2.51kJ),以灌注方式用于31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人,术后第3天增加至4个单元,术后第10天4/31病人体重增加1~1.6kg。17例手术前后对照,白蛋白增加0.10±0.09g/L球蛋白增加0.57±0.09g/L。9/31病人出现类似轻度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经用收剑剂后消失,全部病人没有中断灌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浆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β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数9个时点动态观察发现,血浆PF4浓度和βTG浓度分别比术前升高16倍和6倍,血小板数为术前46.1%。研究表明,PF4和βTG可作为体外循环中血小板激活和释放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们对 11例升主动脉瘤手术病例采用瘤囊 -右心房内引流的新方法 ,取得满意的效果。资料和方法  11例中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2 8~ 6 7岁 ,平均 49岁 ;体重 46~ 6 4kg ,平均 5 5 8kg。其中 9例为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例为单纯升主动脉瘤 ,1例为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并发升主动脉瘤。均采用经典的Bentall法〔1〕,本组根据主动脉窦部分与右心房相邻的解剖特点 (图 1、2 ) ,对引流瘤囊的方法作了改进。经股动脉及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采用CarboMedics带瓣管道瘤囊内移植。在…  相似文献   
7.
3例心脏异物的定位与处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胡坚,叶丁生,陈军,徐鹤云1病例摘要例1:女性,37岁。因被高速铁片(头碎片)击伤左颈部急送当地医院。颈部X线片示左颈根部金属异物,即在局麻下行左颈部清创取异物术。术中突然大出血,压迫、缝合止血...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是肺切除手术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处理恰当,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支气管胸膜痿(支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0年1月~1994年2月以支气管结扎法处理残端53例,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心腔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865年首先由Krause 报道;1947年Bj(?)rk 和Crafoord 首先手术治疗成功。我院自1951—1982年10月31日共收治各类先天性心脏病600例,发现本病2例,占0.3%,现报道如下:病历介绍例1,张××、男、12岁,院号114141,自幼发现心脏病,近数年来活动后心悸气急,于1976年5月21日入院。检查无紫绀,右前胸壁略隆起,左第4肋间锁骨中线处心尖搏动弥漫,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胸骨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5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体会,用自体大隐静脉作1支吻合2例,2支吻合2例,3支吻合1例,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作者认为:(1)冠脉狭窄在50%以上,有严重心绞痛,影响生活及劳动力者应列为手术适应证;(2)搭桥手术先吻合哪一端,各有利弊,并因各人习惯而不同;(3)吻合时用Prolene线连续缝合,应注意进出针的方向及松紧度,以避免漏血及吻合口狭窄:(4)在40余例冠脉造影中,约1/3适应手术,实际需要手术者不少,应认真筛选,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