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RECK蛋白和MMP-2在牙周炎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和16例正常牙龈组织中RECK和MMP-2的表达。结果:RECK在16例正常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而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8%。MMP-2在正常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3%,而在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8%。牙周炎中RECK与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r=-0.300)。结论:RECK可能通过调控MMP-2来影响牙周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腹腔妊娠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发病率为1:15000,胎儿存活率仅为0.1%[1],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对母婴威胁极大,其孕产妇病死率约为5%,据国外统计资料显示,死亡风险是普通子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口香糖对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于烟台业达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68例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道准备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无糖口香糖进行咀嚼,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息肉检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右段结肠清洁效果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段结肠清洁效果评分和总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检出小息肉7例,检出率为20.6%,对照组患者检出小息肉6例,检出率为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小息肉16个,对照组患者检出小息肉10个,观察组患者检出小息肉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睡眠不良、腹痛和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秘患者在行结肠镜检查时,采用常规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联合咀嚼口香糖的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完成肠道准备,减少病灶遗留,同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手部对临床科室电话机细菌污染情况。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关方法进行采样,随机对病房护士站经常使用的30部电话机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进行取样,同时随机对40名医护人员和40名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知识调查,包括对公共电话是否带菌和接电话后是否洗手。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未擦拭消毒的电话机带菌率100%,医护人员及患者接电话前多数未洗手,接电话后医护人员洗手仅占40%,患者仅占15%。结论医院电话机可能通过手传播造成病原菌的传播与扩散,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应该做好手部清洁与消毒,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酶系,在口腔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MPs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对38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施以饮食调理及临床护理,结果患者住院18~30 d病情稳定,临床症状减轻,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明显控制好转出院.提出详细询问病史,做好饮食调护、用药观察及健康教育可提高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8.
鼻黏膜用药避免了针头穿刺,不需无菌技术,从而降低了针头穿刺带来的风险和病人的不适,鼻黏膜吸收面积大,血流丰富,药物能迅速吸收到血液和脑脊液。另外,经鼻黏膜用药能直接吸收,可避免胃肠道破坏和肝脏的首过代谢作用,比口服药物起效更快。因此,鼻内用药的吸收率与血浆浓度与静脉给药方式的效果相当。目前,鼻黏膜用药在国内及国外被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如不及时诊断与治疗 ,将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重点介绍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ICP)、围产期心肌病、 HEL L P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AFLP)、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剧吐、产后溶血性尿毒症、妊高征等妊娠期特发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糖尿病性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糖尿病性抑郁症的病人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以总结疗效。结果给予降糖治疗,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症状消失,情绪正常。糖尿病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多次正常。结论对于此病的护理效果很好。既可以使糖尿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又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