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应用微创通道镜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6 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80 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各 40 例,对照组行常规椎管减压融合术,观察组行外科快速康复模式结合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椎管减压融合术,比较两 组患者的诊疗效果,包括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 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腰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前腰背下肢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 ERAS 理念下,采用微创通道镜系统辅助下的椎管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少,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圣汤加减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三圣汤加减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按摩治疗,治疗组给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不少胸椎压缩骨折的患者除胸腰背部疼痛的症状外,常伴有双胁肋部疼痛。长期卧床的传统非手术疗法,并不能迅速的缓解胁肋部疼痛,且易出现褥疮、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医骨伤科临床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比较2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对带教工作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成绩分别为(85.42±2.16)分、(84.65±2.13)分、(87.62±2.24)分、(85.64±2.13)分,研究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成绩分别为(90.32±1.47)分、(93.15±2.14)分、(92.36±1.84)分、(91.45±2.16)分,研究组实习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3.33%(28/30)、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用于骨科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成绩,增加学生对带教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学分析与经筋辨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OA)影像学改变与经筋辨证间的关系.方法:对120例(150膝)KOA患者拍摄标准负重位膝关节x线片,根据设计的x线改变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对影像学改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膝关节周围骨赘在髌股区、膝内侧区、膝中间区和膝外侧区发生率分别为81.3%、80.7%和76.7%,66.7%,关节间隙狭窄主要集中在髌股关节间隙和胫股关节间隙内侧间室.分别为40.0%、44.0%.而外侧间隙狭窄只占9.3%.胫骨角平均为(95.67±2.50)度,胫股角(177.01±3.32)度.结论:放射学上膝关节周围影像学的改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KOA的病变特征,传统中医经筋辨证与影像学改变结合的方法,可丰富并完善KOA的中医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胸腰椎结核进行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7例,D级10例,E级9例;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为32.5°(5°~47°);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20~37 mm/L,平均28.2 mm/L.患者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A级0例,B级0例,C级3例,D级8例,E级21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4°~20°),矫正率62%;CRP平均为6.2 mg/L.术后全身症状消失,腰背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可从事一般工作及日常生活.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背景:遗传学研究表明骨关节炎属于多基因、多因子遗传病.目的:从补肾中药作用后的基冈表达谱角度探讨补肾中药治疗肾虚型骨关节炎的靶向作用和分子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4月龄末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14只,体质量(220±20)g,随机不等分为切卵巢模型组6只,未切卵巢模型组4只,中药组4只.补肾方由补骨脂、骨碎补、牛膝,当归、熟地、木瓜、茯苓、白术、防风、炙甘草等10味中药组成,其提取物,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含牛药量837.7 g/L,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制剂室提供.方法:除未切卵巢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所有大鼠均切断有膝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建立肾虚型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1个半月,中药组按6 mL/kg灌中药,未切卵巢模型组灌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切卵巢模型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6周各取2只取血,用于确定肾虚型骨关节炎造模成功.术后18周未切卵巢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取右侧膝关节股骨和胫骨干骺端的软骨组织行基因芯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补肾中药作用后的.肾虚型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基因表达.结果:补肾方治疗肾虚型骨关节炎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52个,其中上调的有25个,下调的有27个.结论:补肾中药能上调软骨细胞抗凋亡和增殖基因,抑制蛋白酶基因,抑制炎性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重建衰老免疫稳态,重塑基因表达良性平衡,延缓软骨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维牵引法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0采用四维牵引法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6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比较术前、术后1 d、术后1年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结果 6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较术后1 d及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ODI指数、伤椎Cobb角较术前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前高,术后1年ODI指数、伤椎Cobb角较术后1 d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后1 d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牵引法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圣汤加减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 2组患者均给予三圣汤加减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按摩治疗,治疗组给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疗程均为 2 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1 周、2 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侧凸Cobb角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为77.14%(27/35),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周、2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后对疼痛VAS评分和腰椎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1周后,2组患者的Cobb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Cobb角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 2 周后对 Cobb 角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三圣汤加减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痛、下肢痹痛等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且其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遗传学研究表明骨关节炎属于多基因、多因子遗传病。 目的:从补肾中药作用后的基因表达谱角度探讨补肾中药治疗肾虚型骨关节炎的靶向作用和分子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3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 4月龄未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14只,体质量(220±20)g,随机不等分为切卵巢模型组6只,未切卵巢模型组4只,中药组4只。补肾方由补骨脂、骨碎补、牛膝、当归、熟地、木瓜、茯苓、白术、防风、炙甘草等10味中药组成,其提取物,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含生药量837.7 g/L,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制剂室提供。 方法:除未切卵巢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所有大鼠均切断右膝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建立肾虚型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1个半月,中药组按6 mL/kg灌中药,未切卵巢模型组灌同体积生理盐水,1次/d。切卵巢模型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6周各取2只取血,用于确定肾虚型骨关节炎造模成功。术后18周未切卵巢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取右侧膝关节股骨和胫骨干骺端的软骨组织行基因芯片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补肾中药作用后的肾虚型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基因表达。 结果:补肾方治疗肾虚型骨关节炎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52个,其中上调的有25个,下调的有27个。 结论:补肾中药能上调软骨细胞抗凋亡和增殖基因,抑制蛋白酶基因,抑制炎性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重建衰老免疫稳态,重塑基因表达良性平衡,延缓软骨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