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一氧化氮(N0)变化的意义。方法 测定了50例急性肝炎,55例肝硬化腹水漏出液,45例肝硬化腹水并SBP病人血清及腹水中NO的水平。3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NO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急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腹水漏出液组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P〈0.01),但较SBP组血清和腹水的NO水平低(P〈0.01)。结论 NO不参与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伤,但NO能加剧肝硬化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紊乱。腹水NO的检测有助于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的脂肪肝(AFLD),排除乙型、丙型肝炎的病例235例。将其饮食习惯、体重、体态、腰围、腰臀比、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高脂饮食习惯、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血脂、空腹血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男性发病性率高,发病早,且多为中心性肥胖,不同严重程度的病人,其ALT、GGT亦有差异。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高脂饮食,体重、体态、高血脂、高血糖有关,与胆囊结石的发病有关。-肝损害的程度与疾病程度及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3.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坏死(ON)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缺血在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一般采用髓芯减压术、骨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但均有其局限性。我们采用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对1998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每年参加健康体检的人数逐年增加,而胸透是体检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胸部X线检查的基本方法。近年来笔者发现由放射科透视引起的医源性辐射有增无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出最大限度减少医源性辐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对70例(观察组)初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健康教育、按摩下腹部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选择同期6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按摩下腹部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对70例(观察组)初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健康教育、按摩下腹部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选择同期6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按摩下腹部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流术、药物流产及上取环等手术量的增加,慢性盆腔炎的患者不断增加,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为了解除本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2008-05~20HD9-05我们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盆腔炎268例,其中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纳4.0g,替硝唑液200ml静滴,联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168例,经半年以上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对70例(观察组)初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健康教育、按摩下腹部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选择同期6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按摩下腹部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自然排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风寒湿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用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比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 3,MMP3)、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6月就诊的风寒湿阻证RA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比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骨代谢指标(OPG、RANKL、MMP3)水平、血清相关因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OPG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治疗,治疗组应用培菲康、葡萄糖酸锌和埃索美拉唑口服;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治疗后2周、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锌水平.结果 疗程结束后4周,治疗组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x^2=5.4878,P=0.0191),症状缓解率优于对照组(x^2=4.4408,P=0.0351),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4.3360,P=0.042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0000,P=0.0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血锌浓度均显著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能够增加HP的根除率,加速溃疡的愈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