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关大肠癌CT扫描的前处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莉  汪红  郭敏  刘小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3):238-238,F003
通过分析影响大肠CT检查的各项前处置因素,认为大肠癌CT扫描前的肠道清洁以口服蕃泻叶较其它方法优越,扫描前5-7min肌肉注射低张药可获得更佳的检查效果,利用空气灌肠能较好地显示病灶的形态特征;加强与医生技师的相互配合,有利于获得更为满意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郭敏庄薇  刘小倩 《护理研究》2006,20(12):3263-3264
近年来,为防治静脉输液渗漏,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渗漏报道甚少。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药液的特点为团注,速度快。根据病人的体重情况注入90mL~100mL造影剂,一般以2.5mL/s-3.0mL/s的速度将造影剂注入体内,如果出现药液渗漏,将会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现将药液渗漏对机体损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小倩  樊娟  李英  武焕玲  王欣 《山东医药》2007,47(16):90-90
骨髓坏死是指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临床少见。1999~2006年本院收治6例。现报告报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18~40岁。恶性肿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因未明各1例。均有发热,体温37.5~38.5℃4例,≥39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改良保存液处理的自体血对糖尿病小鼠伤口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分为献血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于伤口模型建立后,剔除死亡小鼠3只,将剩余小鼠随机分为标准组(n=6)、改良组(n=6)和供皮组(n=5),标准组和改良组于术后第1、2和3天分别回输在不同保存液中贮存7 d的自体血,用透明膜示踪法记录并计算伤口愈合面积百分比、RT-qPCR检测伤口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量。供皮组于伤后3 d收集创面和边缘的全层皮肤,将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后,随机分为四组:细胞标准组(S组)和标准+siRNA-HIF-1α组(S+siRNA组)、细胞改良组(M组)、改良+siRNA-HIF-1α组(M+siRNA组),在细胞灌流培养系统中使用不同方法保存的自体血灌注培养。细胞计数KIT-8(CCK-8)、EdU、Transwell、流式细胞仪评价成纤维细胞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及其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测定各组成纤维细胞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标准组比较,改良组小鼠术后伤口愈合面积和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M组的细胞存活力增强,增殖细胞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S+siRNA组的细胞存活力减弱,增殖细胞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与M组比较,M+siRNA组细胞存活力、增殖细胞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S+siRNA组HIF-1α、VEGF和MMP-2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而M组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M组比较,M+siRNA组HIF-1α、VEGF和MMP-2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良处理自体血可增强糖尿病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参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16S rDNA检测技术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肠道菌群特点以及肠道菌群移植(FMT)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STC患者作为STC组,给予2个疗程的规范化FMT治疗;选取同期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粪便16S rDNA测序技术对STC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并对STC患者实施FMT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T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而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MT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菌群多样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门水平上,STC患者实施FMT后拟杆菌门和梭状菌门相对丰度降低,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IQLI)、Wexner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C患者肠道菌群易发...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中医皮肤性病学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应采用多元性多媒体的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而课件的制作包括简练的文字、突出中医特色的图片、典型皮疹图片、动画效应、视频连接、网络连接、典型病例导入、图电库作业等。  相似文献   
7.
Livin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ivin蛋白在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及1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并应用real-time PCR对其中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及4例正常人的淋巴结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livin蛋白和mRNA表达与NHL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H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以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比较均显著增高(RQ中位数分别为12.4vs0.34和12.4vs0.61)(p0.01)。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16例Livin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3%;1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仅1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1%;而且观察到Livin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在胞核内极少见有表达。研究还显示,无论是LivinmRNA表达还是蛋白表达均与NHL的临床分期(p=0.023;p=0.009)、B症状(p=0.015;p=0.026)、血β2微球蛋白(β2-MG,p=0.031;p=0.012)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37;p=0.007)密切相关,而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ivin mRNA及蛋白在NHL患者中表达增高,并与临床多项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Livin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Livin在NHL中的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揭示NHL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理,并有望成为NHL未来治疗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9.
王蕾  刘小倩  初晓霞 《中国肿瘤》2018,27(3):202-208
摘 要:肿瘤有特异性的肿瘤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应答。但是自然状态下有时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是因为肿瘤微环境中产生了针对肿瘤抗原的免疫耐受,即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肿瘤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最新的研究证实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的过度表达导致的色氨酸代谢异常在肿瘤患者的免疫耐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患者体内的IDO表达上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IDO的活性则可以打破免疫耐受,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IDO及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还可以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的原理及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于1995年在国外学习期间,学习和应用了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为早日应用这一技术,促进国内鼠疫专业的科研工作,介绍如下。1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的原理 以往国内做鼠疫耶尔森菌DNA电泳时,按电泳介质分,可分为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电泳装置分,可分为水平电泳和垂直电泳,不管何种电泳都不同程度的遇到分辨力差的问题,其原因是所有超过一定大小的线状双链DNA片段在介质中的迁移速度相同,当线状DNA双链螺旋半径超过凝胶孔径时,即达到分辨力的极限。当然,这除了选用限制性内切酶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电泳本身的局限性,凝胶孔径越大,所能筛分的线状DNA片段也越大,但是,即使用很低浓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