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后路内窥镜下(X-tube)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证和初步体会. [方法]选择21例单纯胸腰椎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无需行椎板减压的损伤,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行胸腰椎骨折上下位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采用棘突中轴线旁开2 cm各做一个切口长3 cm,固定和复位均在这4个小切口内完成. [结果]21例患者经术后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椎体均获得良好复位及固定,患者腰部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后路内窥镜下(X-tube)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技术操作难度并不太大,适用于单纯胸腰椎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无需行椎板减压的患者,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通过对31例5年以上的随访,骨折愈合率达96.8%,优良率达92.9%.切除该肌骨瓣不影响臀中肌功能,骨块用七号丝线固定.对采用Watson—Jones氏切口行切开整复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本法可首选.  相似文献   
3.
患男,31岁,已婚。5年前生育1子。1996-10-18,骑摩托车不慎与小汽车相撞,撞及左髋部。伤后左髋部及会阴部肿胀、疼痛,左髋关节弹性固定3b入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6.0个月[95%可信区间(credibility interval,CI):4.9~7.1个月]。甲状腺癌术后生存期最长,为43.0个月(95% CI:0~92.2个月);结直肠癌最短,为5.0个月(95% CI:1.6~8.4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术前Tomita评分≤5分[比值比(odd ratio,OR)=1.439; 95% CI:1.003~2.065; P<0.05]、术后运动功能良好(Frankel分级D、E级; OR=5.397; 95% CI:3.560~8.181; P<0.01)是患者术后生存期独立预测因素;根据术前Tomita评分和术后运动功能状态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术前Tomita评分≤5分或术后运动功能良好的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转移瘤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术前Tomita评分和Frankel分级,术前Tomita评分≤5分者或术后Frankel分级D、E级者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预后;而且术后运动功能较术前身体状态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椎间撑开解剖复位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5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II度以上)患者均施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 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但随机选择是否在术中进行解剖复位的操作,复位组30例,对照组26例,随访时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JOA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56例均获得13~46个月(平均32月)随访。复位组的影像学结果及最终融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都有较高的JOA功能障碍评分,复位组略优于对照组(P<0.01)。复位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3.1%。结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中进行解剖复位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影像学结果、植骨融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经前方入路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骨科采用LCP经前方入路MIPO治疗的12例闭合性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8~38岁,平均21.8岁。按AO/OTA骨折分型:12-A1.2型5例,12-A1.3型2例,12-B1.2型2例,12-B1.3型2例,12-C1.1型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43~130 min,平均63 min;术中出血量为60~280 mL,平均139 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患者术后获10~21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20周,平均15.8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31~35分,平均34.5分;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为90~100分,平均99分。结论采用LCP经前方入路MIPO治疗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具有创伤小、神经损伤风险低、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肱骨微创内固定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间骨折因在目前局限的手术方式下很难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而成为现阶段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本研究将3D打印技术用于肱骨髁间骨折辅助治疗。5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被分为3D打印组及常规组两组,由同一小组骨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对术中、术后随访,3D打印组与常规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于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的新方法。方法研制一套应用于股骨侧假体翻修的滑锤式髓腔锉手术系统,该系统由七种部件组成。每种部件均有大小不同规格,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使用。结果应用该系统完成十例骨吸收性假体松动后的骨股侧假体翻修手术,手术效率高,手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0岁。因车祸致右髋部肿痛,活动受限3h于1995年10月30日入院。查体:右髋肿胀,右臀隆起,右臀、右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下方压痛,右臀可触及隆起的股骨头。右下肢外旋畸形,大粗隆向后上移位位于Nelaton线上,右下肢长度较左下肢缩短3cm。右足趾运动、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右股骨头、颈位于髋臼后上方,髋臼内见一半圆形骨折块。诊断:右股骨头骨折后脱位并股骨颈骨折。手术经右髋关节后侧入路,术中见股骨颈、股骨头骨折脱位于髋臼后上方,股骨头内下方有骨缺损约占股骨头的1/3,骨块留于髋臼内。行股骨头、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X-Tube)行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颈椎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疾患的疗效。方法选择5例颈椎疾患行内窥镜下(X-Tube)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颈椎内固定手术,包括脊髓型颈椎病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结果5例患者均获良好固定及融合,手术时间1.5~2h,手术出血约100~200ml,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改善明显,未见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X-Tube)行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颈椎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切口微创美观,适于单节段或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部份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