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FA)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即A组(I-R)、B组(I-R FA5 mg/kg)、C组(I-R FA 10 mg/kg)、D组(I-R FA 20 mg/kg)和E组(脂微球对照组).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 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并于72 h后处死动物,取大脑切片行10 g/L 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72 hNDS评分:B、C、D组明显高于A、E组(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B、C、D组明显低于A、E组(P<0.01),B、C、D组间24、48、72 h 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容积百分比B组明显高于C、D组(P<0.05).结论 FA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具体方法,指出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技术特点和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对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老年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S THA)中的作用. 方法: 将80名年龄在60~78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40名,A组行CSEA,术后PCIA镇痛下行早期功能锻炼;B组(对照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双盲记录A, B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时疼痛水平. 结果: CSEA麻醉步骤简便,起效快,近95%的患者肌松完善,与B组差异显著(P<0.01);PCIA明显减轻A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时疼痛(VAS 2.02±1.3),而B组患者疼痛剧烈(VAS 7.86±1.5)(P<0.01). 结论: 在充分扩容下CSEA应用于MIS THA较CEA简便、快捷、肌松完善,术后PCIA镇痛有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肾下腹主动脉钳夹20min恢复再灌注。实验分组如下:Control组(n=8)仅行肾下腹主动脉钳夹20min恢复再灌注;Sham组(n=8)行对照组操作除外肾下腹主动脉钳夹;雌激素处理组(n=8)分别在再灌注开始即刻经兔耳缘静脉给予雌激素200,400,800μg/kg。再灌注后48h进行下肢神经功能评分(Tarlov法)后处死受试动物,取脊髓行组织HE染色切片病理分析。结果Tarlov评分发现雌激素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组织病理分析可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坏死较明显。雌激素处理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明显多于Control组(P<0.01)。结论兔脊髓缺血后静脉给予雌激素可明显改善下肢神经功能,增加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数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将96例ASA I~Ⅱ级行肱骨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氟比洛芬酯1mg/kg;对照组术前15min静脉缓注脂微球注射液0.1 mL/kg。所有受试患者术后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术后2h、4h、6h、12h、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h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2h、4h、6h、12h、24h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的芬太尼用量(580.4±38.2)μg低于对照组的(720.7±47.6)μg(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手术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能减少术后芬太尼的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提高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医疗设备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力量。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与医疗质量密不可分,更是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真实体现。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十分重要,可保障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麻醉理念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外周神经阻滞作为一种独特的麻醉方式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即使借助神经刺激仪或超声介导,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从神经解剖到刺激针的选择、持续外周神经阻滞的置管、患者本身因素、局麻药的毒性及防治等方面详细综述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个有效表达CD23的系统。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人的CD23cDNA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上,构建成pcDNA3·1/CD23质粒表达载体;将pcDNA3·1/CD23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检测CD23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的CD23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一致;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转染细胞实现了CD23cDNA在293T细胞膜上的表达。转染效率达80%以上,并获得了较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扩增CD23cDNA基因,经过转染HEK293T细胞,实现了CD23在HEK293T细胞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是衰老及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引发衰老的始动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线粒体DNA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导致细胞的能量代谢受损,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同时衰老机体持续存在的低级别炎症反应可通过多种作用损害免疫系统的活化,而炎症代谢产物在调节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为干预年龄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咽部表面麻醉在中深度镇静麻醉下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150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人室后试验组患者予以1%丁卡因喷雾咽喉部3次,以患者出现口咽部麻木感为佳;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咽喉部喷雾。所有患者静脉推注1.0mg咪达唑仑,随后静脉滴注芬太尼0.05mg,药物起效后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至中重度镇静(BIS:55~65)后给予镜检。操作过程中如有体动反应或BIS〉70,追加丙泊酚0.3—0.5mg/kg。观察各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记录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59例、良15例、差1例,对照组分别为53例、19例、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麻醉前、进镜时及退镜后SpO2、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躁动、呛咳、呼吸抑制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表面麻醉后,咽部不适37例、恶心24例、紧张恐惧4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中深度镇静麻醉复合咽部表面麻醉不能减轻胃镜检查操作中的不良反应,反而增加术前患者不适感和恶心呕吐,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