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38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48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18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具有抗菌活性的中草药酚、酸类抗菌成分,其结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的探讨。认为有针对性的从具有清热 解毒作用的传统中草药中寻找活性更好的成分和对活性成分进行结构改造,仍是寻找抗菌药物值得探索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Iq7611是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研制的醌类成份放射增敏药物。初步实验室研究表明可降低细胞氧耗量,增加氧分压,又可降低癌细胞谷胱甘肽的含量,使癌细胞丧失或减少了对射线的防护能力。自1982年2月到1984年12月,在我院临床应用。进行了6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异性抗体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及其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孓P法标记LCA,CD20,CD79a,CD30及bcl-2抗体和用PCR方法检测15例IgH基因重排。结果 70%(21/30)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年龄在40~70岁,淋巴结内外都可累及。组织病理学:中心母细胞淋巴瘤占83.3%(25/30),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占3.3%(1/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占6.7%(2/30),及富于T细胞B细胞淋巴瘤占6.7%(2/30)。免疫标记LCA均表现阳性,CD20、CD79a、CD30、bcl-2表达率分别为86.7%(26/30),93.3%(28/30),6.7%(2/30),20%(6/30)。15例DLBCL中IgH基因重排阳性为66.7%(10/15)。结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必须结合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和特异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对一些疑难病例需做IgH基因重排检测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苍术项下二种基源植物之一,即菊科植物茅苍术A.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苍术性味为辛、苦、温,专人脾胃,具有燥湿健脾、辟秽化浊、祛风湿、解表、明目等诸功效。通常经炮制成麸炒苍术药用。为探索麸  相似文献   
7.
肠结核临床较为多见,是继发于肺外的一种结核。不典型者易误诊,我院曾收治肠结核误诊阑尾炎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4岁。以“右下腹痛3个月,伴腹胀、腹泻”为主诉。于2001年7月6日就诊于我院。曾外出务工3年。查体:T37.5℃,Bp16/10 kPa(120/75 mmHg)。P 80次/分,发育正常,消瘦,营养差。心肺无异常。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辅助检  相似文献   
8.
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刘明生,李铣,朱廷儒沈阳药学院药物研究所沈阳110015悬钩子属(RubusL.)为蔷薇科(Rosaceae)植物,现知约7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主产地在北半球温带,我国有194种,据前人研究知本属植物含有维生素、挥发...  相似文献   
9.
20例原发脊髓内肿瘤术后放射治疗的分析(摘要)肖泽芬,苗延浚,殷蔚伯,汪楣,张志贤,杨宗贻,谷铣之椎管内原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0.9~2.5/10万每年。而原发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2.5%。现将我科1961年1月~1989年12月收治的20例原发脊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及内科组成的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综合治疗组1984年1月1日至1984年12月31日收治的局限期肺小细胞未分化癌82例的结果。其中3例未能完成诱导化疗,故可以分析总结的为79例。其中病理证实的为46例(58.2%),细胞学证实的为33例(4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