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比较Gll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与全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半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三种方法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i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取的105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其中35例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术(A组),35例行Pringle法肝癌切除术(B组),35例行半肝血流阻断肝癌切除术(C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无差异。A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损伤较小,手术并发症较少。结论Glisson蒂横断式肝癌切除术定位精确、清晰,术中操作简单,可减轻患者术后肝功能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预测肝癌(HCC)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Imlnc数据库获取与肝癌中差异表达且免疫相关的lncRNAs, 构建加权的共表达网络后使用模块挖掘法挖掘肝癌相关模块, 从模块中筛选肝癌预后相关的lncRNA。将肝癌患者样本等量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基于训练集数据构建风险评分模型, 基于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使用Lasso回归构建预后模型, 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高低风险组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鉴定肝癌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构建了由7个lncRNA构成的肝癌预后模型, 根据模型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 对肝癌患者1、3、5年生存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76、0.68和0.62。高风险组总体生存时间在年龄>60岁[风险比(HR)=2.432, P<0.05)、男(HR=2.383, P<0.05), 女(HR=2.396, P<0.05)、肿瘤T1~T2分级(HR=2.320, P<0.05)、肿瘤分...  相似文献   
3.
男性性自慰致结直肠损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物嵌顿在结肠或直肠时常导致梗阻、穿孔、疼痛及出血等症状,需用特殊方法取出。近年肛门直肠异物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成为肛肠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将1例男性性自慰致结直肠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的杂合性缺失(LOH)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56例HCC患者的临床手术组织样本,对位于Mfn2附近的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进行LOH分析.结果:所有样本中4个微卫星位点发生LOH的总频率为39.3%(22/56),在D1S2667,D1S2740,D1S434和D1S228位点发生LOH的频率分别为34.1%(14/41),31%(9/29),37.1%(13/35),37%(17/46).对LOH的发生率和乙肝病毒(HBV)等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HBV阴性者在D1S434,D1S228位点的LOH频率显著高于HBV阳性者(P< 0.05);AFP阳性者在D1S2667位点的LOH频率显著高于AFP阴性者(P<0.05).LOH频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HCV感染,有无癌栓,肝内是否多发,有无肝硬化,肿瘤的大小,有无包膜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CC患者的Mfn2基因易发生LOH,LOH的发生率与HBV感染,血清AFP值的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Mfn2的LOH可能在HBV阴性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胰腺外伤在腹部损伤中的发生率较低,约占1%~6%.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建筑工伤日益增多,胰腺外伤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胰腺外伤常合并其它脏器损害,临床症状多被掩盖,易造成漏诊、误诊,同时由于其并发症多,致使其病死率较高(12%~20%),若延误治疗可高达60%[3] .因此,胰腺外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转归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胰腺外伤患者的诊治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复发性肝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复发性肝癌的34个肿块经B超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短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变化及并发症。结果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的肿块30个,不完全消融(non-complete ablation,NCA)4个,CA率88.23%(30/34)。其中肿块直径≤3 cm的CA率为96.00%(24/25),3~5 cm为66.67%(4/6),≥5 cm为66.67%(2/3)。24例患者共有12例术前AFP升高,术后11例下降,其中转阴6例,另有1例升高。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A治疗复发性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尤其适合治疗小病灶(直径≤3 cm),其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7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一例术后死亡,随访3年,其中失访6例,3年内局部复发率为8.3%(6/72),3年生存率为94.4%(68/72).并发症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中低位直肠癌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肛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夹层动脉瘤诊治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superior mesenterie artery dissection aneurysm,SMADA),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成功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