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1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位置按治疗方式分为微波消融组(n=78,其中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定位微波消融术51例,全麻后腹腔镜直视下微波消融术27例)与腹腔镜组(n=23),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微波消融组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21.0±8.2)ml与(330.0±217.5)ml,手术时间平均(37.2±12.8)min与(182.6±90.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7、13.93,P<0.05);平均输血率分别为0(0/78)与13%(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5,P<0.05);术后第1天,AST、ALT平均(341.0±74.5)U/L、(284.0±85.3)U/L与(276.0±102.3)U/L、(219.0±75.8)U/L;术后12 h、24 h、48 h疼痛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平均(2.9±0.6)万元与(2.2±0.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AST、ALT恢复、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年,瘤体血供完全消失率为83.3%(65/78),腹腔镜组均未见复发。结论: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均是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肿瘤大小与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34岁 ,喜养鸽子。 2 0 0 0年 3月因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 ,伴轻度盗汗 ,乏力 ,自以为感冒 ,在私人门诊静滴治疗 ,发热稍下降 ,未在意。后头痛、发热反复出现 ,2 0 0 0年 5月行腰穿检查脑脊液 ,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治疗半月 ,效果不佳。转至另一医院再行腰穿检查 ,见脑脊液呈黄绿色 ,蛋白质 5 8g/L ,潘氏试验 ,菌培养为阴性 ,抗酸染色阴性 ,查空腹血糖为 12 .7mmol/L。诊断为 (1)结核性脑膜炎 ;(2 )Ⅱ型糖尿病。给予抗结核、降糖等治疗1月 ,效果不佳 ,并出现胸 4平面以下束带感、双下肢无力(肌力仅Ⅱ级 )、排尿、排便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通过随访了解术后复发情况、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复发措施。方法对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符合标准18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术后胆囊息肉复发率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共随访152例,随访率81.7%(152/186),随访时间最短36个月,最长48个月,总复发率为9.2%(14/152),单发胆囊息肉及多发胆囊息肉复发率分别为2.0%,7.2%;多发胆囊息肉、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与胆囊息肉复发明显相关(P<0.01或P<0.05),而胆囊息肉复发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症状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3年复发率较低,多发胆囊息肉、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与息肉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不同门静脉淤血去除量对术后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2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47例肝移植患者按术中门静脉淤血去除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26,门静脉淤血去除50 ml)和B组(n=21,门静脉淤血去除200 ml),检测受者手术前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供肝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方式、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的条件下,B组术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前白蛋白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肝移植术中门静脉淤血去除200 ml效果优于50 ml,可以更好地减轻术后内毒血症,并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24例肝血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管瘤直径大小,将其分为5 cm组、5~10 cm组及10 cm组,比较三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消融术共治疗35个病灶,平均直径(5.9±2.8)cm;肿瘤直径5 cm组17个病灶,平均直径(3.6±1.0)cm;5~10 cm组16个病灶,平均直径(7.7±1.5)cm;10 cm组2个病灶,平均直径(11.9±1.2)cm。术后随访3个月,直径5 cm的17个病灶完全缓解;直径5~10 cm的16个病灶中,完全缓解9个病灶,部分缓解6个病灶,好转1个病灶;直径10 cm的2个病灶中,部分缓解1个,好转1个。总缓解率94.3%。结论对于直径大于10 cm的巨大血管瘤,射频治疗效果欠佳,直径小于10 cm的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均可以达到90%以上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95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4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 ml,除8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1年内随访无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胆囊结石患者有选择性地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肝移植多采用非转流手术,术中阻断门静脉可导致肠道淤血、肠上皮的缺血缺氧,使肠道内环境改变,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调,大量产牛细胞内毒素被吸收入门静脉[1].尽管肝脏枯否细胞可以清除内毒素,但移植肝的枯否细胞功能减退,移植肝成为内毒素损伤的主要靶器官,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2]."放血疗法"已为多数临床医牛接受,但肝移植中去除门静脉淤血多为经验性,缺乏实验依据.我们建立兔肝脏原位冷灌注模型,观察恢复灌流时去除门静脉淤血对血清内毒素及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复发情况,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性、有效性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0年2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符合标准239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随访患者198例,随访率82.8%(198/239),随访时间最短为36个月,最长为48个月,总复发率为5.1%(10/198),单发胆囊结石及多发胆囊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5%、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胆囊结石、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与胆囊结石复发明显相关,差异有显著性(χ2值分别=10.042、7.589;P值分别=0.002、0.006)。多因素结果显示多发胆囊结石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通过3年的随访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3年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多发胆囊结石、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与结石复发密切相关,特别是多发胆囊结石对于术后结石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n pancreas,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能够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形成的肿瘤,伴有主胰管或其侧支胰管的囊性病变,与胰腺癌相比具有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特点.在临床工作当中,笔者遇到1例IPMN且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抽血时 ,如何掌握好良好的入针手法 ,以保证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 ,减轻患者疼痛 ,减少对组织、神经、血管壁的损伤 ,一直是临床护士关注的问题。现将我多年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1 操作方法1 .1 持针手法 选择好血管后 ,右手食指持在针柄与注射器接头处 ,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 ,使针柄与皮肤垂直 ,针尖斜面向左 ,手腕用力刺入血管 ,顺时针轻转针管 ,使注射器与皮肤平衡 ,再按常规抽血。1 .2 入针角度 刺入皮肤时 ,针头与皮肤成 40~ 5 0°角。1 .3 穿刺速度与力度 选择先快后慢 ,即进针要快 ,抽血要慢。2 讨论过去采用常规的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