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阔肌皮瓣面积大,肌肉血供丰富,血管管径粗,有神经支配,抗感染力强,可用于修复四肢早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它能一期消灭创面,重建肢体功能,改善患肢外形。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早期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EBN)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以实证为依据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它的核心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证据来护理患者[1,2]。膝骨关节炎(KOA)是中老年常见骨关节疾病。与年龄增长、遗传、外伤及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多因素有关[3]。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负重及上下楼梯时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为使患者更好地改善关节功能,达到最佳康复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35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人作了“鹅颈型”钉内固定治疗,早期选用麦氏(Mclanghlin)钉,后期根据骨折不稳定类型选用了雷契氏钉(Richards)和130°成角槽形钢板(130°Angle—Plate)治疗。现将使用、随访情况作一初步分析。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用于齿状突Ⅱ型骨折前路内固定的新型抗旋转中空脊状钛螺钉,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12个头颈椎复合体(C0-C3)随机分为3组:脊状螺钉组,双螺纹螺钉组及双螺钉组,分别测量各组正常时,齿状突Ⅱ型骨折复制后,螺钉内固定后及6000次循环加载疲劳试验后各状态下的C0-C2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结果:齿状突骨折后,C0-C2节段各运动方向的总刚度均显著下降;3种螺钉内固定后提供的各运动方向的瞬时总刚度(除脊状螺钉组前屈运动方向外)均显著小于正常状态下相应运动方向和刚度,各组间瞬时总刚度比较:脊状螺钉组及双螺纹螺钉组旋转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固定组,各组间疲劳试验后总刚度比较,脊状螺钉组的屈伸,侧弯运动刚度均大于其他两组;脊状螺钉组的旋转运动刚度显著大于双螺钉组,而双螺纹螺钉组与双螺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脊状螺钉优于其他类型的螺钉,尤其表现在抗旋转及抗疲劳能力上。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制“人工椎板”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9例按殷华符瘫痪程度标准 ,对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分 ,计算出术后功能改善率 ,再根据改善率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功能全组合计改善率为 5 8.1% ,手术有效率77.8% ,优良率为 5 5 .5 %。结论 :全椎板切除人工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广泛性颈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指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我们设计了手指近节侧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皮肤斜行缺损,临床应用7例9指,均获成功。皮瓣最大面积2.0cm×3.0cm,最小面积1.0cm×1.5cm。通过对4具尸体8只手的应用解剖研究,结合文献及临床观察发现此皮瓣的静脉回流为指动脉→皮瓣→指静脉→逆行至指静脉远端→末节指背静脉→中节指背静脉→近节指背静脉→手背静脉,故术后发生静脉危象较少。手指近节侧方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修复后手指可早期功能锻炼.特别适宜修复示、中、环、小指指端斜行皮肤的缺损。  相似文献   
8.
虎口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两种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粗隆间骨折为高龄患者多见,由于骨折部位血供丰富,非手术治疗的愈合尚可。但因病程长,卧床时间久,易发生并发症。即使骨折愈合,由于受到内收肌群的影响,下地行走和力学因素等,故易发生髋内翻畸形。为了防止以上并发症,我们于1976~1989年对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作了鹅头钉内固定术治疗。开始选用麦氏(Mclaugh-  相似文献   
10.
<正>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中,既往多采用moore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本院自1989年~1993年应用改良双极人工股骨头替代moore型假体治疗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4-84岁,平均62.3岁,其中54-59岁5例,60-69岁8例,70岁以上6例。新鲜股骨颈骨折12例(依Garden分类,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7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7例。15例得到随访。其中10例用改良双极人工股骨头。随诊时间为7个月-34个月(平均18.6个月)。采用的假体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人工关节厂生产的双极小半髋(Bateman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