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穿刺在全麻手术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全麻手术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2017年1—10月,选取我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桡动脉穿刺法,即桡骨茎突内侧搏动最明显处进针,穿刺角度为20°~30°;试验组采用改良桡动脉穿刺法,即先触摸到桡骨茎突内侧搏动最明显处,再沿桡动脉向心方向走约2cm处进针,穿刺角度为30°。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与肿胀发生率及手术期间血压波形不稳定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与肿胀发生率及血压波形稳定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桡动脉穿刺可提高全麻手术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的成功率,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维持血压监测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结核(PTB)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某院2013年8-12月收治的确诊活动性PTB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TB患者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分为合并细菌感染组(n=104)和合并真菌感染组(n=37),同期该院确诊的活动性PTB未合并感染者作为对照组(n=95),比较3组患者血清PCT浓度,并进行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结果合并细菌和真菌感染组患者PCT中位浓度分别是0.44 ng/mL和0.30 ng/mL,均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组的0.16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49、3.51,均P<0.001)。合并细菌和真菌感染组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4~0.93)和0.69(0.61~0.77);临界值分别为0.31 ng/mL、0.27 ng/mL;灵敏度分别为79.81%(70.57%~86.80%)、59.46%(42.19%~74.80%);特异度分别为83.16%(73.79%~89.78%)、73.68%(63.48%~81.95%)。结论血清PCT对早期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有一定价值,并且能为临床合理、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对代表性成年人的适合性,探讨影响口罩适合性的头面尺寸等因素.方法 依据中国人群头面尺寸二元分栏选择代表性测试的成年人对象50名,分别佩戴杯状和折叠型两种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采用适合性测试专用仪器测定佩戴后的适合因数(FF),同时测量测试对象的5项头面部指标(脸宽、鼻梁宽、颌宽、脸长、鼻突).用x2检验比较两种口罩的测试通过率,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测试通过者和测试未通过者脸部尺寸的差异,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头面部尺寸对FF的影响.结果 折叠型口罩测试通过率为86.0%,大于杯状口罩测试通过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折叠型口罩通过者和未通过者的主要头面部尺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杯状口罩通过者的脸宽、颌宽、脸长均大于未通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脸长与杯状口罩的FF对数值存在正性作用,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184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罩的形状和受试者脸部尺寸对口罩适合性有影响,折叠型口罩适合性与头面部尺寸相关性不大,而杯状口罩适合性与头面部尺寸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成都市负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随访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此类人群心理干预专项工作的必要性、制定具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2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负责HIV/AIDS病人随访管理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使用工作相关因素问卷和SCL-90心理评估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调查的9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SCL-90量表总分为(128.7±54.51)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在人际关系因子分和偏执因子分上均比常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的因素为辖区所属圈层、婚姻状况、专业、学历、工作以外时间思虑工作频率、担心职业暴露频率、家人对从事此项工作的支持程度(P0.05)。结论成都市从事HIV/AIDS病人管理的工作人员整体心理状况良好,不需要整体开展心理辅导专项工作。另外HIV/AIDS病人管理工作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加强艾滋病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争取获得其家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临床医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潜在致病性认识的增强,NTM已报道的菌种越来越多,导致NTM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1])。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对NTM检测方法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增进临床医师对实验室结果的正确认知,现分享1例应用真菌培养法检出NTM的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流程可追溯信息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12月7 715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2023年4-6月8 417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将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与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对接,通过控制入库、领用、术前清点、使用记录、术后归位5个关键环节,实现手术室器械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交接缺陷率为0.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P<0.05);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准备、器械性能、器械传递、器械清点和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信息化管理前(均P<0.05)。结论 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手术室器械,有利于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提升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较多的高新区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失访影响因素,旨在降低其失访率。方法某市高新区全部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失访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市高新区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共367例,其中,失访62例,失访率为16.89%。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名称、有无性病史、确认感染 HIV 时间、CD4检测结果、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户籍地是否高新区6项因素是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失访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高新区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失访情况较严重,针对发现的失访影响因素提出了 HIV 感染者/AIDS 病人管理工作建议,以减少失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湖南省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7年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7例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感染HIV的结核病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学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等指标,以及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125例,79.6%)、年龄在20~60岁[其中20~39岁55例(35.0%)、40~60岁79例(50.3%)]、已婚(102例,65.0%)、发热(70例,44.6%)、颈部肿块(31例,19.7%)、腹胀(9例,5.7%)、腹痛(10例,6.4%)、淋巴结结核(50例,31.8%)、并发梅毒感染(32例,23.0%)的结核病患者更易被检出HIV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7.55、21.31、15.06、49.98、15.70、4.85、5.95、22.39、25.05,P值分别为0.006、0.000、0.005、0.000、0.000、0.028、0.015、0.000、0.000);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16.8%(25/149)和61.7%(50/81)]均低于对照组[34.1%(60/176)和78.2%(8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2.52、6.45,P值分别为0.000、0.0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病患者中20~39岁和40~60岁年龄组是影响结核病并发HIV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值)分别为12.54(1.53~102.89)、9.09(1.20~69.40)];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结核、并发梅毒感染在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中的比率更高[OR值(95%CI值)分别为6.51(2.35~18.01)、5.80(1.93~17.41)、15.06(2.71~83.84);结核病并发HIV感染患者并发支气管结核的比率更低[OR值(95%CI值)为0.03(0.00~0.31)]。 结论 20~60岁年龄段的结核病患者出现HIV感染的概率更大,结核病并发HIV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结核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2—2017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趋势、分布特征、流行状况,为湖南省NTM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7年来自湖南省14个地级市、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经BACTEC MGIT 960 法确诊为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15576例,其中男性11126例,女性4450例。分离出分枝杆菌菌株15576株(每例患者1株)。采用MPB64蛋白免疫胶体金法、对硝基苯甲酸(PNB)生长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与NTM的初步鉴别,应用16S rRNA、Hsp65测序法对初步鉴定为NTM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NTM感染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NTM检出率为10.17%(1584/15576);男性NTM感染者占62.06%(983/1584),女性占37.94%(601/1584);年龄分布中,40~岁的中老年患者最多,占39.02%(618/158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6.67%(1056/1584)。2016年NTM菌种分布达24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5.23%(84/333)]、脓肿分枝杆菌[24.62%(82/333)]、戈登分枝杆菌[18.62%(62/333)]、鸟分枝杆菌[16.82%(56/333)];2017年NTM菌种分布达21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7.15%(104/383)]、脓肿分枝杆菌[22.46%(86/383)]、戈登分枝杆菌[21.15%(81/383)],鸟分枝杆菌[17.49%(67/383)]。结论 2012—2017年湖南省NTM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感染人群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以致病NTM菌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脓肿分枝杆菌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9—2020年分离鉴定出的脓肿分枝杆菌临床菌株,采用微孔药敏板最小抑菌浓度试验,检测脓肿分枝杆菌对磺胺甲恶唑、利奈唑胺、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莫西沙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妥布霉素和强力霉素(多西环素)共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   共收集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105株。 结果显示,脓肿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克拉霉素敏感性高,分别为98.10%和93.33%;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为78.10%,而其他药物的敏感性均低于50%。 脓肿分枝杆菌对强力霉素的耐药性最强,耐药率为84.76%;其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较高,分别为75.24%、74.28%、72.38%。96.19%(101/105)的菌株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及利奈唑胺可作为临床治疗脓肿分枝杆菌病的优选抗菌药物。 最好是在药敏试验下进行精准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