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发生率、时间及影响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h以内、6~24h、24-48h、48-72h及72h以上进行分组CT动态观察。结果血肿扩大发生率26.30%,其中发病6h内为48.80%,6~24h为30.69%,24-48h为17.35%,48-77h为15.00%,72h以上为6.4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72h内血肿均处于不稳定状态,病程愈短,发生血肿扩大机会愈大;血肿形态不规则、合并有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服用阿斯匹林者可能是引起血肿继续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在下颌角区线性闭合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下颌角区线性闭合性骨折患者16例,将带针负压引流管改良预弯,经面部皮肤穿刺后联合口内入路行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6~9个月,对骨折固定可靠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咬合关系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及骨折复位固定均获得良好效果,面部皮肤瘢痕不明显,无涎瘘、面瘫、耳廓麻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改良带针负压引流管经面部皮肤直接穿刺、口内入路固定下颌角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面部瘢痕不明显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耳鼻咽喉头颈部患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如期康复的影响因素较多,除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的身心状态等外,术中麻醉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手术室麻醉护士要具备娴熟的麻醉配合知识和基础护理技能,良好的护理配合能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对保障患者手术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1].笔者将我科此类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在长期血透并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伴高血钙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维持血透2 a以上伴高血钙CKD-MBD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0~0.5μg/d治疗,实验组:加用依降钙素20μg/周,肌肉注射治疗,3周、6周后观察2组骨关节疼痛评分、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6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骨关节疼痛评分、Ca、[Ca]×[P]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CT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6周后血清PTH、P明显下降(P<0.05).结论降钙素能短期内改善CKD-MBD血透患者的高血钙状态,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磷血症的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改善骨关节疼痛症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席贻莹  童波  何芸 《校园心理》2013,(5):301-303
本研究采用2(学校类型:重点和非重点中学)×2(性别:男性和女性)×2(年级:初一和初二)三因素设计,探究被试在求助益处、求助代价和非工具性求助、工具性求助老师、工具性求助同学这几个因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被试的学校类型对求助益处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年级对求助代价老师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对求助代价同学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年级对非工具性求助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年级对工具性求助老师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对工具性求助同学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对工具性求助行为的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9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各46例,A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CCAD、IMT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B组比较改善程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5),2组间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抗血管内皮因子(VEGF)抗体为配体研制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靶向脂质体超声造影剂并检测其体外寻靶能力。 方法以静电吸附法将抗VEGF抗体连接到脂质体造影剂微泡的表面;体外培养ECV304人血管内皮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靶向造影剂与其体外结合能力,以普通造影剂为对照组。 结果所制备的靶向超声造影剂与普通微泡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靶向造影剂能在体外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 结论携抗VEGF抗体的脂质体靶向造影剂能通过静电吸附法成功制备,且在体外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短期、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行择期PCI的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41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1)和对照组(n=20).分别于入院时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或20 mg/d,连续使用3d.PCI术前,PCI术后第1、2、3d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肌酐( SCr).CIN定义为:使用对比剂后3d内SCr较基础水平升高≥25%,或绝对值升高≥0.5 mg/dl.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时间点间SC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中,共有2例发生CIN( 4.88%),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1例发生CIN,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对照组SCr峰值为227.6 μmol/L,研究组SCr峰值为232.4 μmol/L,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标准水化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降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择期PCI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27岁,因骶尾部胀痛伴大便困难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骶尾部胀痛,劳累、坐位时加剧,伴大便困难、变细,无脓血便,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肛门外周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肛周无窦道;直肠指诊:距肛门口约4 cm直肠后壁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软,触痛,无活动,未触及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