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游离皮瓣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要获得成功,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是手术成功基本条件,专科护理也至关重要。面颈部瘢痕在临床上很常见,大多由于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引起,严重者常导致面颈部组织牵拉移位,均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对于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中,由于肩胛皮瓣相对较薄、供区隐蔽、面积较大的优点,逐渐成为修复面颈部瘢痕及创面的重要选择皮瓣。但由于烧伤患者面颈部血管受一定损伤,给寻找合适管径的血管进行吻合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修复外伤性耳廓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根据耳廓缺损面积的大小选择50~80ml扩张器置入缺损后乳突区筋膜下,注水扩张至70~100ml。Ⅱ期手术时取出扩张器切取对侧第7、8或7、8、9肋软骨制作耳支架,用皮瓣包裹修复缺损,3个月后进行支架与残耳衔接修整。结果:除1例患者支架表面皮肤0.5cm×0.5cm坏死换药后愈合外,其余病例创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耳廓外形满意。结论:皮肤扩张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修复外伤性耳廓缺损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何永静 《当代医学》2012,(31):53-54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防治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老年糖尿病病人4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83例,女213例,年龄60~83岁,平均(71.3±10.4)岁,病程0.5年~19年,平均(8.2±3.6)年.结果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以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冠心病共发生214例,发生率为43.1%,并且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中高血压病、冠心病及脑出血的发生率在患者体重肥胖、血脂异常及血糖控制不佳情况下显著高于患者在体重非肥胖、血脂正常及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在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及病程>10年情况下显著高于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及病程≤10年情况下的发生率,脑梗塞的发生在患者血脂异常、血糖控制不佳情况下显著高于患者在血脂正常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的发生率.结论对糖尿病人的体重、血脂、血糖及初次治疗时间采取积极控制可有效防治老年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腋臭又称“狐臭”,是腋下大汗腺分泌的一种有机物质与皮肤表面的细菌起作用后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所致的一种特殊气味,虽与美容无关,但对患者心理及社交产生一定影响。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前者难以彻底根治,复发率较高。传统的腋臭切除术,创伤大,疤痕明显,甚至影响上肢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治疗方法和早期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16例瘢痕癌病例的治疗方法和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瘢痕癌治疗经验。结果 16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全部为体力劳动者,长期暴露户外阳光照射下,在瘢痕基础上出现溃疡。病变位于头面部4例,四肢8例,躯干3例,臀部1例。病变面积最大为20cm×25cm,最小为7cm×8cm。15例为鳞状细胞癌(12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例为高-中分化鳞癌),1例基底细胞癌。14例中厚皮片植皮覆盖创面,2例通过局部皮瓣转移。随访(6~24)个月内未发现复发情况。结论皮肤瘢痕癌首选手术治疗,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越好。瘢痕形成后避免瘢痕受长期刺激和反复损伤,减少阳光照射,发生溃疡后应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4.44%,而对照组仅分别为74.07%、75.93%,两组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高血压疗效。[方法]对54例门诊患者使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每日1剂,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连服7~15剂,每周休息1天,2周为1疗程,观察证侯和血压变化,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血压疗效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04%。证侯疗效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59%。[结论]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肝肾亏虚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对缓解控制血压和改善证侯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变化,以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间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0-2009年手术切除WHO Ⅰ~Ⅱ级、Ⅲ级和Ⅳ级胶质瘤标本各20例,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AB法)观察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VEGF、VEGF-C、VEGFR-3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CD31阳性血管密度.结果 60例胶质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及间质血管内皮细胞VEGF、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3%(53/60)和100%(60/60)、100%(60/60)和16.67%(10/60)、100%(60/60)和21.67%(13/60),不同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Ⅲ级及Ⅳ级组的VEGF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17.65±9.00)、(37.30±18.54)和(83.40±22.98)个/0.05 mm2;VEGF-C阳性肿瘤细胞密度为(38.00±17.82)、(79.30±5.23)和(102.00±13.07)个/0.05 mm2;VEGFR-3阳性血管密度(3.65±2.01)、(10.50±3.98)和(14.60±7.29)血管数/4 HF;Ki-67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密度(9.30±3.48)、(31.15±9.44)和(60.15±13.60)个/0.05 mm2;CD31阳性血管密度(6.75±2.24)、(10.35±2.98)和(14.30±3.51)血管数/4 HF,各组之间以上5种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彼此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663~0.910,P<0.01).结论 胶质瘤细胞普遍过表达VEGF和VEGF-C,而胶质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则普遍过表达VEGFR-3,三者表达水平均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相应增加;由此形成的旁分泌环通过诱导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特发性震颤 (essential tremor, ET) 患者进行研究, 以便于更深一步认识疾病的遗传特点和疾病转归.方法 对7个家族39名特发性震颤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和震颤幅度、药物敏感性、并发症等相关性进行临床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 震颤幅度和发病年龄相关系数为rs=0.542, 和病程相关系数rs=0.168;口服盐酸普萘洛尔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有效率分别为79.2%和35.7%, P=0.014;饮酒试验在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有效率分别为66.7%和28.6%, P=0.042;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 42.9%, P=0.042.结论 随着发病年龄的增长, 听力下降和认知功能下降等并发症明显增多;随着病程延长, 震颤幅度不断增加, 药物敏感性逐渐下降。提示:ET易向其它变性疾病转化, 易合并其它变性疾病, 这种变化和年龄、遗传有一定相关性, 而非传统认为的单纯良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TGF-β1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etor-beta 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UVA即对照组(UVA 0J/cm2)、UVA 5J/cm2、UVA 10 J/cm2、UVA 20J/cm2照射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不同剂量TGF-β1即小剂量组(UVA TGF-β1 0.1ng/m1)、中剂量组(UVA TGF-β1 1ng/m1)、大剂量组(UVA TGF-β1 10ng/m1)处理后成纤维细胞HSP70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结果: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HSP70表达下降,UVA 20J/cm2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HSPT0含量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VA 10J/cm2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TGF-β1处理后,大剂量TGF-β1,组,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含量明显升高,与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SPT0表达,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水平,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