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86例高龄(大于70岁)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发病90d后存活67例,其中ADLⅠ级9例,ADLⅡ级17例,ADLⅢ级26例,ADLⅣ级12例,ADLⅤ级3例;死亡19例,死亡率22.1%。结论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生理及病理生理的特殊性,手术风险高,全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颅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缺损的颅骨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修补的患者62例。结果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时间为(86.5±2.5)min,使用钛钉(7.2±1.4)个,患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均痊愈出院。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具有手术修补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0例高龄(大于70岁)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治疗过程中所出现并发症的处理、预防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0例脑出血病人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分别是再出血、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高血糖、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及褥疮。结论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恢复慢,死亡率高,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继发脑室出血的原因及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00年9月至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120例高血压继发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采用血肿清除并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后90d存活92例,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8例,Ⅱ级27例,Ⅲ级24例,Ⅳ级9例,Ⅴ级4例。死亡28例,占23.3%。结论对继发性脑室出血积极行外科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西安市北方医院神经外科HICH患者102例,其中接受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患者34例(研究组),显微手术清除术患者6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前和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可溶性蛋白-100β(S-100β)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手术时间[(2.31±0.83)vs(4.02±1.20)h]和术中出血量[(43.29±9.17)vs(82.28±12.20)ml]减少,血肿清除率[(88.39±9.12)%vs(79.54±10.21)%]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NSE[(23.05±2.78)vs(22.95±3.12)ng/L]水平、S-100β蛋白[(1.95±0.21)vs(1.88±0.26)ng/L]水平、并发症发生率[14.65%(6/34)vs 17.65%(1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DL恢复良好率为90.91%(30/33),对照组ADL恢复良好率为72.73%(48/6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微创血肿置管引流治疗HICH疗效好,具有微创、快速、出血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组),与未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亚低温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至2009年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中,63例病人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治疗。结果 68例中,治愈59例,好转6例,死亡3例。结论应重视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早期诊断,颅骨钻孔引流术是治疗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小骨窗开颅血肿及包膜清除术适于用血肿内有分隔、壁厚或已钙化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LVIS支架套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血泡样动脉瘤(BB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BBA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双LVIS支架组(DLS组,18例)和非双LVIS支架组(NDLS组,27例),对比2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DLS组、NDLS组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分别为72.22%(13/18)和55.56%(15/27),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3/18)、25.93%(7/2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2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DLS组复发率15.38%(2/13),低于NDLS组的57.89%(11/19,P=0.03);术后6个月2组复发率(0 vs 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LVIS支架套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BA安全、有效,能降低术后3个月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49岁.因头痛、头晕20天,加重1周入院.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无呕吐,未诊治.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入我院.查体:意识清晰,精神尚可,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口角下垂,伸舌右偏,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125例老年CSDH病例资料,对手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有31例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血肿复发(或继发出血)6例,硬膜外血肿1例,张力性气颅2例,脑挫裂伤2例,脑组织膨胀不满意11例,肺部感染4例,急性尿潴留3例,心力衰竭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对老年人CSDH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防治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