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背景 糖尿病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医疗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较单一,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能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且准确、简便及风险性更小的生物学标志物,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RG1水平及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的关系,探讨LRG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根据不同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3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8例作为对照组(N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LRG1、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间LRG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3组LRG1要高于D2、D1和N组,D2组高于D1和N组,D1组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ogACR与空腹血糖(r=0.578)、胰岛素抵抗指数(r=0.632)、C反应蛋白(r=0.834)、LRG1(r=0.930)、转化生长因子-β1(r=0.739)、纤维连接蛋白(r=0.92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0.691)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28)呈线性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LRG1水平可能成为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血清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的炎性反应、纤维化过程及异常血管新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P1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2组)、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S组).除S组外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只穿线,不结扎;SP1和SP2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再灌注前10 min吸入2.5%七氟醚15 min,洗脱15 min;SS组于缺血前30 min和再灌注前10min均吸入2.5%七氟醚15 min,洗脱15 min.于缺血前30 min、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时记录HR和MAP,计算RPP(SBP×HR).于再灌注120 min时取心脏制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病理学变化,测定凋亡指数(AI),检测心肌组织SOD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再灌注120 min时MAP和RPP明显降低,AI明显升高,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IR组比较,SP1组、SP2组和SS组AI明显降低,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SP1组和SP2组比较,SS组AI明显降低,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单纯七氟醚预处理或后处理比较,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心肌组织AI降低,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降低,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脑电图在癫痫和癔病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对30例癫痫和20例癔病病人进行了脑电图描述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PF2α)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影响,探讨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9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完成试验88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继续给予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原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5 mg口服,3次/d.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8-IPF2α、6-K-PGF1α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血清叶酸、6-K-PGF1α高于对照组[(13.3±2.6)pmol/L比(11.5±2.4)pmol/L,(84±14)ng/L比(70±12)ng/L,P<0.05],血清Hcy、8-IPF2α低于对照组[(9.2 ±2.3)μmol/L比(11.1±2.8)μmol/L、(21±3)ng/L比(35±7)ng/L,P<0.05或P<0.01].结论 叶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血液科儿童骨髓穿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患者家属及患者对骨髓穿刺的认知程度、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的恐惧、疼痛明显缓解,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程序在血液科儿童骨髓穿刺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脑电图在癫癎和癔病的鉴别诊断 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30例癫癎和20例癔病 病人进行了脑电图描述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癫癎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 年龄5-52岁,平均22岁,其中癫癎大发作 10例,癫癎小发作3例,头痛型癫癎5例,混 合型癫癎2例,其余病例未进行详细分类。 癔病2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对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探讨其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250~500 mg,3次/d;治疗 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 mg,3次/d;维生素B12500μg,3次/d;完成研究90例,其中对照组47例,治疗组43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清晨空腹抽血测定血清Hcy、内皮素-1(ET-1)水平,同时检测颈动脉IMT、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动脉舒张功能(FMD).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cy升高[(13.4±2.7)μmol/L比(11.1±1.9)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降低[(9.2±1.8)μmol/L比(11.3土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T-1、FMD、颈动脉IMT及C2分别为(20.0±6.2) ng/L、( 15.8±7.6)%、(0.8±0.2) mm、(4.1±2.1) ml/mm Hg× 100(1 mm Hg =0.133 kPa),均较治疗前的(31.3±10.1) ng/L、(9.7±4.5)%、(1.1±0.4) mm、(2.3±1.0) ml/mm Hg×100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ET-1、FMD、颈动脉IMT及C2分别为(24.8±6.8) ng/L、(12.9±6.3)%、(0.9±0.3 )mm、(3.0±1.4) ml/mm Hg×100,均较治疗前的(30.6±8.7) ng/L、(9.8±4.6)%、(1.0±0.3)mm、(2.2±0.9) ml/mm Hg×100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治疗组血清Hcy的变化与ET-1的变化、颈动脉IMT的变化呈正相关(r=0.43、0.56,P<0.05),与FMD的变化、C2的变化呈负相关(r=-0.54、-0.37,P<0.05).结论 补充叶酸、维生素B12能降低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cy和ET-1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FMD、颈动脉IMT及C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g~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ev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K-H液平衡灌注30min后,S组继续灌注K-H液150min;I/R组停灌30min,复灌120min;Sev组停灌30min后灌注含3%七氟醚饱和的K-H液5min,再用K-H液冲洗10min,继续灌注K-H液,总灌注时间为120min。于再灌注结束时取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fn2蛋白表达,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及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Sev组Mfn2蛋白表达下调,AI增加(P〈0.05);与I/R组比较,Sev组Mfn2蛋白表达上调,AI降低(P〈0.05)。电镜结果显示I/R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较重损伤,线粒体膜断裂,嵴不规则或消失。Sev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较轻,线粒体形态完整。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Mfn2表达,保护线粒体形态完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