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63年Starzl成功开展了世界上第1例肝移植术(1iver transplantation,LT),自此揭开了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新篇章。截止2001年底,全世界共有100179例病人接受了LT;至2002年底,国内的LT数也已累计达到1840例。然而,随着LT在国内外的蓬勃开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类型的术后并发症。为了进一步提高LT术患者后近远期的存活率,及早发现并干预各型并发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研究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对比剂对肝细胞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21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分别进行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检查,以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及对比噪声比为指标进行评价,重点比较两种对比剂的差异性.结果 21例肝细胞癌患者共25个病灶,其中<1.0cm病灶9个.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有24个病灶,仅1个病灶呈等信号.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门脉期呈低信号病灶15个、等高信号5个、高信号5个.Gd+-EOB-DTPA及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于肝细胞癌(特别是<1.0cm)的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7分、89%、89%、89%、89%及12分、33%、33%、33%、67%,肝胆特异期的对比噪声比为:639.35,Gd+-DTPA动脉期及门脉期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25.25及93.25,Gd+-EOB-DTPA均优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结论 采用Gd+-EOB-DTPA对比剂能较Gd+-DTPA对比剂更好地显示肝小病灶,可明显提高微小肝细胞癌(<1.0 cm)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T1定量图的圆形感兴趣区均值法和全肝直方图分析参数预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因肝脏局灶性病变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资料。入组40例患者,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10例, 年龄(56.6±12.1)岁。依据肝切除术后是否发生肝衰竭40例患者分为肝衰竭组(n=14)和对照组(n=26)。比较两组Gd-EOB-DTPA增强前和肝胆特异期(HBP)的T1定量图上圆形感兴趣区以及全肝直方图参数T1值即T1弛豫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术后肝衰竭的价值。结果肝衰竭组直方图参数中T1 HBP均数、T1 HBP标准差、T1 HBP中位数和T1 HBP95%分位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圆形感兴趣区3个参数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效能欠佳(均P>0.05)。在全肝直方图参数中, T1增强前95%分位数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95%CI:0.523~0.88...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3岁。CT发现肝肾间一占位半年,近日自觉右腰部酸胀。检体无异常。B超诊断:肝肾间高回声占位,考虑肾周来源脂肪瘤可能大;肝脂肪浸润。  相似文献   
6.
全球范围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发病率为每年(13~45)例/10万人, 因AP死亡人数约有1.6例/10万人, 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2]。AP患者中大约有15%会发展为以器官衰竭为特征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3], SAP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病死率高达10%~20%[4,5]。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会议上提出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新定义, 当AP患者存在持续性器官衰竭(48 h及以上), 则可被诊断为SAP[6]。其中器官衰竭的定义采用改良后的Marshall评分作为评估标准。器官衰竭(organ failure, OF)包括肾衰竭和肺衰竭。由此可见, 威胁AP患者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器官衰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 如能早期预测AP患者的器官衰竭, 便能让医生在呼吸功能支持以及肾脏替代治疗方面有充足的准备。Balthazar等[7,8,9]建立了急性胰腺炎CT严重程度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 CTSI), 对胰腺炎症和坏死进行分级, ...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RNAi)是指生物体内由双链RNA(dsRNA)介导同源mRNA的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目前,随着RNA干扰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RNAi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尤其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具有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沈雁  吕宾  丁莺 《胃肠病学》2011,16(2):115-118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重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重点探讨ERK/MAPK信号通路与消化系肿瘤发病、演进的关系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并对近期相关的临床应用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研究分子体系、亚细胞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体等生物体系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近些年来,它已成为全面分析蛋白质表达变化的有力研究工具,并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疾病研究之中。此文旨在介绍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技术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相融合重组后处理技术在显示门静脉高压程度及侧支血管开放情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80例临床确诊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腹部增强扫描,均行门静脉期单期及多期相融合门静脉重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重组的图像进行评估,包括静脉血管显示清晰度、门静脉显示的级别及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的情况.结果 运用多期相融合重组技术显示门静脉1~4级血管的清晰度优于门静脉期单期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显示门静脉分支的级别方面,融合重组技术显示2~5级的血管优于单期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显示1级和6级血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融合重组技术有效显示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者54例,而门静脉期重组显示35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64层螺旋CT多期相融合重组后技术方式可更清晰地显示门静脉走行及侧支血管开放情况,更加准确地评估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