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吻合血管的骨间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1 1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吻合血管的骨间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套状皮肤撕脱伤12例,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感觉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好,耐磨,两点辨别觉4~9 mm,平均5.6 mm,手指屈伸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吻合血管的骨间后动脉皮支皮瓣是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手部多指皮肤套状撕脱伤,临床修复的方法很多[1],顾玉东[2]提倡用腹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我们采用改良腹股沟单蒂双叶薄皮瓣修复两指套脱伤16例32指,术后效果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5 ~46岁,平均24.5岁.损伤原因均为工业机器伤;6例中末节套脱伤,7例末节毁损伤,3例离断伤;其中示、中指6例,中、环指5例,环、小指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一种新型皮瓣——预制神经营养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使用40只体重在1.5kg左右的新西兰大白兔,首先制作预制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模型,在大白兔股部外侧游离出一段3~4cm长的股外侧皮神经,把神经远端切断,将神经近端旋转160°转位种植到骨盆部,用8-0尼龙线将皮神经与皮瓣筋膜层缝合固定。模型建立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实验组在模型建立3周后将皮瓣游离掀起,皮瓣蒂部保留转位的皮神经,皮瓣切取后再原位缝合。对照组在模型建立3周后游离皮瓣时,蒂部切断皮神经,游离皮瓣原位植皮。手术后观察两组皮肤的红白反应、温度、颜色、有无水泡和坏死面积。对皮肤成活面积和组织学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皮瓣内血管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实验兔中应用预制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可行的;在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成活中神经营养血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皮瓣可在神经营养血管独自营养下成活。将皮神经转位种植后,经过3周延迟,皮神经营养血管可营养周围皮肤。临床可根据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切口的手术方式,复位固定的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内踝、胫腓联合进行,观察疗效。结果对24例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可以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将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到正常解剖关系,使踝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患者肘管松解后尺神经外膜松解前后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4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在尺神经得到充分解压后(未打开尺神经外膜)测定尺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和诱发电位波幅记录数据,再将肘段尺神经外膜打开后(不做束间松解)测定上述指标。结果外膜松解后尺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和潜伏期与松解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术中无需松解尺神经外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锁定内支架微创治疗胫骨中下段复杂骨折的效果。方法34例胫骨中下段复杂骨折患者施行锁定内支架微创治疗,并进行15个月随访,对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出血量45~150(85±4.5)mL,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4~19个月,其中优15例,良16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为9l%。结论采用锁定内支架微创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复杂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少,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自残性断指创缘规则,神经、血管在同一平面离断,离断指体完整,多无挫伤,再植手术较容易进行,但术后因疼痛、情绪不稳、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易发生血管危象,成活率较其他断指低.2008年2月以来,我科对50例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在常规应用断指再植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情绪易波动等因素,加用小剂量冬眠合剂,并与术后常规应用断指再植药物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应用枣仁逍遥汤的疗效,分析影响术后断指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显微外科就诊的行自残性断指再植术的住院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以断肢再植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枣仁逍遥汤煎服。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程度。治疗7 d后,观察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存活率。运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断指存活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 d、7 d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 d后VAS评分低于治疗3 d后(P<0.05),且治疗组治疗3 d、7 d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7 d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 d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3 d后(P<0.05),且治疗组治疗3 d、7 d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5.08%(3/59)低于对照组15.25%(9/59),且治疗组有效率96.61%(57/59)高于对照组89.83%(5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指存活与患者年龄、吸烟史、是否合并糖尿病、离断指别、断指平面、热缺血时间、VAS评分、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指存活与患者性别、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高血脂、术中是否输血、手术时间、术后是否感染无关(P>0.05)。患者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离断指别、断指平面、热缺血时间、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是影响断指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运用枣仁逍遥汤,可减轻疼痛,稳定情绪,减少血管危象发生概率,提高断指存活率。患者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离断指别、断指平面、热缺血时间和治疗前负面情绪可对断指存活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同血管蒂的双皮瓣改形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应用双皮瓣改形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方法 .方法 对16例19指拇、手指缺损的患者,应用第二趾趾腹胫侧趾动脉皮瓣和(足母)趾腓侧皮瓣改形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结果 16例19指再造拇、手指及用于改形的双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7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6指,良3指,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第二趾胫侧趾动脉皮瓣和(足母)趾腓侧皮瓣改形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外形更接近正常拇、手指,方法 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手指再植或再造手术中多以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固定指骨,往往产生晚期关节僵硬或骨折不愈合.我们于2004年4月开始应用微型矩形四叶状钛质指骨板进行再植或再造指指骨内固定8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