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其毒性反应。方法 采用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亚叶酸钙200g/m^2。静脉滴注2h(在5-FU前)第2~6天;氟尿嘧啶300—500mg/m^2静脉滴注4h以上第2~6天;治疗经5-FU/CF方案失败后进展的Duke’s D期大肠癌37例,21d为1个周期,连用2~6个周期。结果 37例总有效率(CR+PR)为32.4%。主要毒性反应:以神经毒性为主,其次为消化道毒性和骨髓抑制,均为可逆性,可以耐受。结论 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二线治疗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由于冠状动脉等病因性疾病不断增加,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在逐年增高。据国内外资料显示,冠心病引起的猝死占心源性猝死的70%~90%左右,因此该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瞩目。本专辑选自《日本臨?》2005年第63卷第7期“突然死”专辑,选文13篇,从不同的角度对心源性猝死进行阐述。内容详尽新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文由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一农教授、柯若仪教授、赵广东教授和高亚杰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Hp)关于GERD的定义,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内窥镜分类中的LA分类。但是,有时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灼热等症状,但内窥镜下却表现为正常(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即有时出现临床症状与内窥镜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从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85%。晚期NSCLC主要以内科治疗为主,既往主要应用化疗,但疗效差。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应用为NSCLC的治疗提出了新的突破。盐酸埃克替尼作为一种国产的EGFR-TKI,其临床前期研究及其临床研究均显示其较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为晚期NSCLC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4例均有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可评价客观指标。采用奥沙利铂130mg/m2d1,亚叶酸钙(CF)200mg/m2+5-氟脲嘧啶300mg/m2d1~5化疗,3周为一周期,三周期评价疗效。结果64例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CR4例、PR33例、SD19例、PD8例。其中胃癌有效率为55.9%,结肠癌68.7%。直肠癌50.0%。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粘膜反应,感觉神经毒性但发生率较低。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胃粘膜活检组织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gp表达情况来指导化疗的可行性及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胃镜活检组织及相应术后切除组织P-gp表达情况。结果胃镜活检组织P-gp阳性表达率为75.6%,胃癌术后组织P-gp表达率为66.7%,二者均阳性表达60.0%,均阴性表达17.7%,吻合率77.7%,胃镜活检组织P-gp检测结果与术后切除组织P-gp检测结果无差别(P>0.05)。P-gp表达与病理类型、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况无关(P>0.05)。结论通过胃镜活检组织P-gp检测可了解机体耐药情况,为非手术及术前病人化疗提供依据,此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P-gp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无关,不宜作为肿瘤恶性度指标,但可作为判断化疗反应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洁  刘磊  于佩瑶 《中国医药》2013,8(2):263-263
妇科肿瘤转移至肺部较为常见,但肺癌转移至子宫内膜临床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经病理诊断为肺腺癌伴宫颈及子宫内膜转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癌性胸水的控制与否,对于肿瘤愈后影响较大,我们应用IL-2胸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购水,前瞻性的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IL-2胸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水56例,胸水的控制率在80.3%,与田口等报道的结果基本相同.其机理可能为IL-2直接诱导活化NK以及LAK细胞、TIL细胞,它们直接杀伤胸膜表面的肿瘤细胞,并促使胸膜纤维化、胸膜粘连,  相似文献   
9.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各23例,分别给予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进行治疗,两组均一次性给药后连续观察28d骨痛变化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为73.9%,其中显效率为21.7%(5/23),有效率为52.2%(12/23)。B组有效率为60.9%,其中显效率为13.0%(3/23),有效率为47.8%(11/2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起效时间:A组为(3.46±2.66)d,B组为(4.35±1.83)d,疗效维持时间分别为(28.40±2.35)d和(15.60±3.85)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5%和65.2%,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感样症状、一过性肌肉关节疼痛、恶心等,均为轻度,未做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较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将96例应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化疗的胃癌或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6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化疗前一天开始将参麦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4 d为1个周期。对照组不加用参麦注射液,单纯化疗。4个化疗周期(每个化疗周期21 d)后评价疗效,观察神经毒性反应的变化,并测定周围神经功能。结果:试验组神经毒性发生率32.6%(15/46),对照组为72.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功能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为(40.5±3.2)m.s-1和(34.3±3.1)m.s-1,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分别为(9.0±3.8)μV和(7.2±3.3)μV,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的神经毒性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