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析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A组(n=44)与B组(n=40),A组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B组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一般治疗情况、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支架成功率为90.91%,略高于B组的82.50%,胆汁引流量、住院费用均略低于B组,且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3%,略低于B组的27.50%,但上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ALP、γ-GGT、ALT、TBIL、DBIL、TBA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但A组低于B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黄染程度的改善更显著,或具更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0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8例,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无水乙醇注射术联合介入疗效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单纯治疗,且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中晚期胃癌患者108例,根据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根治性手术,观察组给予根治性手术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为(4.01±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为12.00个月(95%CI:11.09~12.91),明显长于对照组9.00个月(95%CI:8.44~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S为16.00个月(95%CI:15.07~16.93),明显长于对照组12.00个月(95%CI:11.45~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治性手术基础上联合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6.
气管插管困难的发生率为1%~18%[1-2],全麻期间因严重的气管插管困难处理失败导致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50%~75%,困难程度越高,脑损害或死亡的危险性越大。目前用于困难性气管插管的方法很多,如清醒盲探气管插管、纤维喉镜引导插管、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总结食管覆膜内支架置入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经验。方法 局部黏膜麻醉、透视下置入经鼻胸腔引流管、食管覆膜内支架与空肠营养管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24例。术后脓腔灌洗、营养支持、抗炎治疗、对症处理。待脓腔愈合后拔出经鼻脓腔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和食管内支架。 结果 24例患者成功置入24枚食管覆膜内支架。22例患者食管内支架平均94.3 d顺利取出,取支架过程中未出现大出血、食管破裂等并发症。1例82岁高龄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心功能不全。1例患者术后40 d因突然大量呕血、便血而死亡。 结论 介入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介入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胭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胴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经健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永久性或临时性滤器),然后经患侧胭静脉入路,行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血栓清除术、经皮腔内球囊或(和)支架成形术综合治疗。结果胴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滤器置入均取得成功,32例患者综合介入治疗后有17例(53.1%)患者血栓完全清除,血流恢复,7例(21.9%)血栓大部分清除,5例(15.6%)血栓部分清除,3例(9.4%)无效。患者随访2-12个月,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随访期内症状复发。结论经胭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齐县伟  张宪亮 《江苏医药》2012,38(3):321-32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高危肺栓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8例急性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子部位,行经皮肺动脉导管搅拌碎栓术+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动脉血栓清除情况、SpO2、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变化。其中6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或/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介入血栓清除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8例患者的血栓均成功大部分清除,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SpO2明显上升[(78.2±7.0)%vs.(90.2±7.8)%](P<0.05),MPAP明显下降[(38.5±10.8)mm Hg vs.(26.2±8.5)mm Hg](P<0.0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栓塞复发。结论介入治疗急性高危肺动脉栓塞,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齐县伟 《中外医疗》2012,31(23):34+36-34,36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肾出血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科收治的创伤性肾出血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现观察上述患者的疗效。结果①37例患者经一次介入栓塞术均取得成功,经造影检查未出现造影剂外溢等情况;损伤血管的远端分支未见显影,经适当加压造影,可见造影剂轻微反流。②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未发生明显并发症。③经介入栓塞术治疗,31例患者血压在术后0.5~2h内恢复正常,6例患者血压在术后4~8h恢复正常;26例患者血尿在术后1d消失,11例患者血尿在术后2~3d消失;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14d出院。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肾出血疾病的疗效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该术式可用于创伤性肾出血的常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