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液体平衡状态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液体平衡状态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以便指导治疗并帮助判断预后。方法44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开始抗休克治疗时进行小儿危重症评分,监测每日液体平衡状态,比较不同液体平衡状态与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开始抗休克治疗的5 d内发生液体负平衡组27例,25例存活;液体正平衡组17例,9例存活,液体负平衡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正平衡组(P<0.01)。存活患儿有5例液体负平衡出现在治疗第1天,12例出现在第2天,5例出现在第3天,1例出现在第4天,2例出现在第5天,存活患儿液体负平衡多数发生在抗休克治疗的前3 d。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抗休克治疗的前5 d内发生液体负平衡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院小儿神经门诊近年来诊治的小儿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226例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26例脑性瘫痪病儿中,男 136例,女 90例。就诊年龄~ 1岁 42例,~ 3岁 111例,~ 7岁 44例, 7岁以上 29例, 1~ 3岁幼儿期就诊最多。其中,能查到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病因素者 185例 (81.85% ),共计 32项, 354例次。有家族史者 10例 (2.8% ),包括智力低下 4例,癫痫 2例,聋哑 1例,近亲婚配 3例。因母亲妊娠因素者 89例 (25.2% ),包括服药史 32例,先兆流产 19例,发热 7例,妊娠中毒症 12例,妊娠反…  相似文献   
3.
正1指南的目的为推动中国危重症儿童营养支持治疗的普及和规范,并促进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诊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指南制作和评价中心,基于临床问题,系统检索和评价国内外研究证据,制定了中国危重症儿童营养支持治疗指南。本指南仅是基于现有研究证据水平的推荐和建议,仅能回答危重症儿童营养支持治疗的若干问题,不能替代不同PICU条件下的个体化治疗。本指南不涉及特定疾病的营  相似文献   
4.
5.
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或放弃治疗组,比较二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入院前病程、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4例患儿中男25例,女9例;≤1岁21例(62%);28例(82%)在5-10月份发病.存活13例(38%),其中7例有后遗症;死亡15例(44%);6例(18%)因存活概率极低家长放弃治疗.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腹胀、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最常见.20例(59%)发生皮肤坏疽性深脓疱.34例入院前均曾接受抗生素治疗,其中所用抗生素名称明确的22例,抗菌谱均未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入院时合并休克26例(76%)、呼吸衰竭25例(74%)、多脏器功能障碍19例(56%).死亡或放弃治疗组休克(χ2=4.33,P=0.037)、呼吸衰竭(χ2=10.75,P=0 001)、多脏器功能障碍(χ2=9.19,P=0.002)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既往健康儿童社区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并非罕见.可疑患儿初始抗感染治疗应使用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合并休克、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和初始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已成为危重患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养支持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包括与营养支持通路相关的机械性损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肠内营养不耐受和代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大部分可以预防,评估和控制风险因素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保证成功进行营养支持、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通讯员 姚永玲)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第三届乳腺癌分子病理及综合治疗进展学习班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人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8.
报告8例经CT扫描确诊的PM并发症。其中脑脓肿1例,硬膜下积液或积脓7例,脑梗塞2例,脑室扩大1例,中线移位1例。提示CT扫描能快速、准确地确定PM并发症的种类及部位,可指导临床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改善PM预后。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表了新的儿童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指南,与2005版指南对照,新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涉及儿童复苏的2个方面:促进自主循环恢复和复苏后稳定,包括简化评估程序,心肺复苏操作顺序由A-B-C变为C-A-B,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和除颤,自主循环恢复后调节吸入氧体积分数,以达到适当的氧饱和度,复苏过程中钙剂和依托咪酯的使用,复苏后治疗性低体温的应用等.现简要介绍主要更新内容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瘀积 (PNAC)和胆道内胆汁泥、结石是胃肠外营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目前认为与全胃肠外营养 (TPN)时胆囊不收缩、胆汁成分改变、营养液的肝毒性、感染、年龄及TPN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促进胆囊收缩则有可能预防PNAC和胆汁泥或结石的发生。已证实给予PNAC患儿胆囊收缩素 (CCK)促进其胆囊收缩 ,可治疗和预防PNAC。周期性TPN结合快速静脉输入氨基酸可引起接受TPN的成人出现胆囊收缩。周期性TPN结合快速静脉输入氨基酸对新生儿胆囊收缩及肝功能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均无报道。本研究拟观察部分胃肠外营养 (PPN )、持续性TPN及周期性TPN结合快速输入氨基酸液对胆囊收缩及肝功能的影响 ,并与全胃肠内营养 (EN)进行比较 ,以了解不同方式的胃肠外营养时患儿肝胆功能的变化 ,并探讨防治PNAC和胆汁泥或结石的方法。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入选标准 :北京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 32周的新生儿 ,包括早产儿及足月儿、过期产儿2 .排除标准 :(1)胆道及消化道畸形。 (2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如休克、心力衰竭 )。 (3)用过阿片类镇静剂。 (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间接、直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