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LEX实验中两种富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指数富集系统进化配体 (SELEX)实验中 ,液相筛选与固 液相筛选方法的差异对筛选富集库亲和力的影响。液相筛选、膜截留结合核酸的技术路线与固 液相筛选、固相中直接获取结合核酸的途径相比较 ,前一种方法更容易富集到与靶目标结合的目的序列。  相似文献   
2.
应用间接血凝法测定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对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该种方法与免疫电泳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SLE病45例检测抗Sm抗体阳性率为100%,抗RNP抗体阳性率为91%,抗Sm抗体可作为SLE的特异性标志抗体,抗RNP抗体在RA、PSS、DM、MCTD病人中检出,其中MCTD病23例,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达96%。且凝集效价高,可作为此病诊断的重要依据。间接血凝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便于推广等特点,可代替免疫电泳法。  相似文献   
3.
TLR4在创伤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人体在创伤条件下,外周血单核细胞内内毒素复合受体TLR4mRNA的表达变化,观察它们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35例创伤患者(ISS≥9分)和14例正常对照,采用RT-PCR法扩增TLR4,以β肌动蛋白(B-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比较TLR4的表达水平;采用鲎试剂法测血浆LPS浓度;ELlSA法检测血浆TNF-α、IL-10,同时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所观察的创伤患者中,血浆LPS浓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浆TNF-α、IL-10升高,分别于创伤后第3天、第5天达到峰值;TLR4mRNA的表达均降低,但预后良好的可在伤后第5天恢复正常水平,预后差的在伤后第5天仍处于低水平。结论:创伤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创伤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TLR4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间接血凝法测定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对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与免疫电泳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SLE病45例检测抗Sm抗体阳性率为100%,抗RNP抗体阳性率为91%。抗Sm抗体可作为SLE的特异性标志抗体,抗RNP抗体在RA,PSS,DM,MCTD病人中检出,其中MCTD病23例,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达96%,且凝集效价高,可作为此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水通道蛋白1的B细胞优势表位,为后续研究获得其单克隆抗体做好铺垫。方法分别对人水通道蛋白1进行亲水性、二级结构、柔韧性、极性、可及性、电荷分布等多参数进行分析,然后用抗原性指数的方法综合分析。结果人水通道蛋白1的肽段21—39、39-45、42~49、79~93、110~125、122~128、130~138、153~164、229—237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结论多参数预测分析获得多个人水通道蛋白1表位多肽,为后续制备抗人水通道蛋白1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创伤及感染引起的脓毒症是导致临床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脓毒症的本质是机体对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过度炎症性反应,通常而言,内毒素与免疫炎症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是启动机体产生防御反应及由此而形成脓毒性反应或脓毒症的关键.研究内毒素介导脓毒症的分子病理学机制及近年有关拮抗内毒素措施的研究进展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外源性DNA导入XL1-blue菌株电转化条件,摸索构建噬菌体抗体库构建过程较优化的电转化条件。方法:培养XL1-blue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制作感受态细胞,应用不同电压分别作电转化,并对其转化效果进行鉴定,确定较好的培养时间和电压后,再确定较好的电击时间。结果:不同条件的电转化对于抗体库构建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别。结论:感受态细胞数量在0D600nm0.5~0.8、电压为2.0kV、电击时间为3ms时,电转化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改良及其应用AnimprovedmethodforSDS-PAGEanditsapplication胡承香,张玉纯,李磊,顾长国(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重庆,630042生物样品分子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顾长国  李磊 《免疫学杂志》2001,17(2):150-152
G-细菌的脂多糖(LPS)是重要的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MPsd均可被动物作为低外来分子进行识别,LPS能激发机体细胞因子IL-1、TNF-α等活性分子的合成,对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LPS是通过什么受体怎样将信号传玫免疫细胞并启动免疫反应的,人们一直都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一种名为Toll蛋白的发现,使人们对机体识别LPS机制的认识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本文试对该模式识别受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