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脑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不同影像学类型间的临床、MRI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脑部PXA(囊性型12例,实性型11例)患者术前MRI、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型病变在发病年龄、瘤体大小、瘤周水肿程度、发病部位、恶性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囊性型PXA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19±7.2)岁,实性型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为(32±9.7)岁,两者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囊性型PXA病变体积中位数为113902.1 mm3,明显大于实性型(45731.75 mm3,P=0.000)。两型病变在发病部位、瘤周水肿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P=1.000)。病理上,囊性型恶性率为25%(3/12),实性型恶性率为9%(1/11)。结论 PXA在不同影像学类型的表现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或许有助于该病的分层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面CT仿真结肠镜(CT colonography,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纤维肠镜与CTC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例由于肠道内残留物较多而无法准确显示癌灶,余58例中CTC发现结肠癌47例,直肠癌11例,其中4例为多发肠癌。CTC在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外形方面与手术结果高度相关。结论:CTC可准确显示结直肠病变,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肠癌术后低张充气多层面CT(multi-slice 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13例胃肠癌术后1-72月患者行MSCT检查,并对采集资料进行后处理分析。结果:113例胃肠癌术后患者中发现术后并发症42例,复发转移71例,对复发诊断的准确率为100%;CT可见复发局部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管腔狭窄,淋巴结增大、远处转移。结论:低张、胃肠充气MS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对胃肠癌术后并发症与肿瘤复发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胃肠癌术后的随访诊断中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实质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PX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分析11例实质型PXA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瘤周水肿、恶变发生率及MRI信号特征.结果:11例实质型PXA患者中,发病平均年龄为(31.0±9.7)岁,9例(81.8%)病程≤1年;病变累及颞叶8例(72%),岛叶3例(27%),囊变发生率为72.7%(8/11);实质型PXA的瘤体体积中位数为7.2 cm3;无水肿或轻度水肿3例(27%),中度水肿7例(64%),实质型PXA恶变发生率为9%(1/11).实质型PXA MRI表现为实性肿块(伴或不伴囊变区),多数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实质部分T1 WI呈等、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瘤周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呈明显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一侧强化显著.结论:实质型PXA的病程较短,肿瘤体积较小,恶性程度较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0mgI/ml对比剂与400mgI/ml对比剂对肾脏多层面CT(multislice 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作用。方法60例疑肾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分别给予肾脏平扫和典比乐300(300mgI/ml)与碘迈伦400(400mgI/ml)的多期增强MSCT扫描。采用Toshiba Aquil-ion64扫描仪,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8s、30s、80s、3~5min扫描。测量各期增强扫描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双肾静脉、双肾皮质、双肾髓质、双肾盂、肾脏病变的CT强化值。观察上述结构的强化情况。结果使用400mgI/ml对比剂在18s与30s采集,所检测的血管与肾各结构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对比剂(P〈0.01),80s采集,肾动脉、肾静脉、肾髓质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对比剂(P〈0.01),3~5min采集,肾静脉与肾盂强化均值有意义高于300mgI/ml对比剂(P〈0.01)。结论高碘浓度对比剂对肾血管的显示优于标准碘浓度对比剂,并可降低对比剂用量。肾脏MSCT高碘浓度对比剂增强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30s与延时3~5min采集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0mgI/ml对比剂与400mgI/ml对比剂对肾脏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作用。方法:将40例疑肾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行肾脏平扫及给予碘必乐300(300mg I/ml)与碘迈伦400(400mg I/ml)的多期增强MSCT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8s、30s、80s、3~5min扫描。测量各期增强扫描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双肾静脉、双肾皮质、双肾髓质、双肾盂、肾脏病变的CT强化值。观察上述结构的强化情况。结果:使用400mgI/ml对比剂组在18s与30s采集,所检测的血管与肾各结构强化均值与300mgI/ml对比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0s采集,肾动脉、肾静脉、肾髓质强化均值与300mgI/ml对比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min采集,肾静脉与肾盂强化均值与300mgI/ml对比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碘浓度对比剂对肾血管的显示优于标准碘浓度对比剂,并可降低对比剂用量。肾脏MSCT高碘浓度对比剂增强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30s与延时3~5min采集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_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 MSCT 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总结分析其误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及 CT 表现特征。结果:21例十二指肠腺癌中14例呈肿块型,表现为腔内息肉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多呈轻中度均匀强化;6例呈缩窄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或环形增厚,肠腔狭窄,常伴有近段肠管扩张,边界清楚或毛糙,可突破浆膜面,呈中度或重度均匀、不均匀强化;1例因图像质量差难以评价。累及十二指肠乳头部的腺癌常伴有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21例十二指肠腺癌中正确诊断13例,3例误诊为十二指肠腺瘤,1例误诊为胰头癌,2例误诊为壶腹癌。2例因 CT 检查仅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而漏诊。1例肝内转移灶漏诊。结论:MSCT 对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保证十二指肠的充盈、重视门脉期对肝转移灶的检出以及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这一间接征象,有助于更好地发现病变,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术前多层面CT一站式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结肠充气多层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术前检查的价值.方法:63例结肠癌患者术前1 wk内行全腹MSCT平扫与多期增强MSCT扫描.采用Toshiba Aquilion16扫描仪,增强扫描是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2 s(Ⅰ期)、37-40 s(Ⅱ期)、60 s(Ⅲ期)采集数据.在工作站对采集数据行CT仿真内镜(CTC)、X线模拟投影(XR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CT血管造影(CTA)等后处理观察,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显示64个癌灶,升结肠18个,结肠肝曲2个,横结肠4个,结肠脾曲2个,降结肠6个,乙状结肠20个(包括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区5个),直肠12个;16例发现肠外病变;与手术所见同.在不同扫描期相,原发灶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增强扫描肿物峰值强化Ⅱ期30个,Ⅱ期-Ⅲ期17个,Ⅲ期13个,Ⅰ-Ⅲ期4个.58个原发灶(90.6%)可见相应供血动脉增粗,分支增多.CT判断是否累及肠周脂肪敏感性100%,特异性64.2%,准确性92.1%.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诊断总的敏感性78.5%,特异性86.7%,准确性86.1%.结论:MSCT多期增强扫描一次检查为结肠癌术前了解肿瘤位置、数量、范围、血供及其他组织器官病变情况提供了其他影像技术难于同时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多层面CT(multi-slices CT,MSCT)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各期强化特征及癌灶的检出率。方法:104例原发性肝癌治疗前行MSCT的平扫与三期扫描(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扫描),对比剂用量100 ml,以3 ml/s的速率肘静脉注射,采集时间动脉早期20~22 s,动脉晚期34~37 s,门静脉期60 s。测病灶平扫及各增强期CT值,分析病灶的强化情况及检出情况,以增强各期检出的肿瘤数目为肿瘤灶总数。结果:三期增强扫描共显示470个病灶,34个均匀强化;436个不均匀强化,〈3 cm病灶动脉早期检出117个(56.25%),动脉晚期检出171个(82.21%),门静脉期检出137个(65.86%),≥3 cm的病灶动脉早期检出237个(90.45%),动脉晚期检出250个(95.41%),门静脉期检出244个(93.12%)。56个仅在三期增强扫描的一期显示,动脉早期5个,动脉晚期25个,门静脉期26个。结论:动脉晚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门静脉期与动脉早期。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有利于提高肝癌检出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胆囊窝积液病者胆囊壁超声与CT三维重建在影像成像以及胆囊壁厚度测量的方面上对比差异。方法:对比39例患者于空腹状态同时行超声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图像, B超和CT测量胆囊厚度情况,绘制散点图,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胆囊壁厚度情况。结果:①与CT三维重建图像对比,发现其中31例出现胆囊窝积液超声漏诊情况,并且发现胆囊壁厚度的超声测量值,存在高估情况的16例,低估情况2例。②B超与CT胆囊壁厚度的测量值相关系数为0.648(P<0.000)。③B超测量胆囊壁厚度((6.2±2.6)mm)较CT测量胆囊壁厚度((4.5±2.0)mm)平均值更大,测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5,P<0.000),变异系数分别为0.42、0.44。结论:局限性胆囊窝积液在CT检查中检出率较超声高, 对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局限性胆囊窝积液能够更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