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颞骨巨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因右侧太阳穴处刺痛半年入院。体检:右颞部、颞下窝肿胀,有压痛,皮温不高,张口受限Ⅱ°,双侧颞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异常,心、肺、腹(-),血常规及生化正常。影像表现:X线片见右侧颞骨圆形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边缘清,无硬化。CT示右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死骨、硬化带及骨膜反应,破坏区内见软组织肿块向内伸至颞窝,边界不清,CT值42HU,增强后明显强化,CT值76HU,诊断右颞占位性病变(图1)。MRI示右颞部类圆形稍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大小约2.5cm×2.0cm,边缘模糊不清,并向周围组织侵犯,病灶向前外侵犯咬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64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CT表现结合进行分析。结果颈椎间盘突出症多为多节段性,常发生于C4~5及C5~6,C5~6最多见,本组病例中共539例,占84.2%。本组将颈椎间盘突出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侧方型及椎间盘膨出型。结论CT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方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加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固定结合中医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苏氏正骨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132例149足,其中男80例,女52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5岁。单侧116例,双侧17例。于伤后1-14天左右进行手术。结果:并发症针道感染5例,皮肤坏死2例,二期关节融合5例,复位丢失10%,发生血栓性疾病3例。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95足,良33足,可21足,优良率85%。X线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跟骨侧、轴位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术后Bohler角平均为33.4°,Gissane角平均为131.9°,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手法加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固定结合中医治疗,减少患者术前及术后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区县级医院仍以离子型碘造影剂为常用药物,随着剂量及浓度的增加,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予重视.本文搜集一组应用离子型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时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离子型碘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作了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现就我院23例发生在1562例各类造影中不良反应病案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颈椎间盘CT平扫已为临床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的常用方法。检查颈椎间盘可用1~3mm层厚连续扫描,需获得系列显示良好的图像才能诊断。颈椎间盘较薄,厚度介于胸段和腰段椎间盘之间。它的显示与扫描层厚有关。本组对100例颈肩痛患者400个颈椎间盘1mm,2mm,3mm层厚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不同层厚在诊断颈椎间盘突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7岁,主因"刀刺伤左背部后出现剧痛、胸闷、咯少量鲜红色血,呼吸困难30 min"入院.查体:面色苍白,痛苦病容,左第9~10后肋间见一3 cm伤口,出血量中等;周围软组织见一5 cm×5 cm丘状血肿;左肺呼吸活动度弱、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体温37℃、心率12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0/71 mmHg.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