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目的 构建靶向整合素αvβ3诊疗一体化放射性分子177 Lu-伊文思蓝(EB)-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并探讨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PDX)模型显像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RGD肽与白蛋白结合基团EB相连接,构建特异性靶向整合素αvβ3的EB-RGD,并经螯合剂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偶联完成靶向分子177 Lu标记.构建68只NSCLC-PDX模型鼠,取28只注射177 Lu-EB-RGD或177 Lu-RGD行microSPECT显像和生物分布研究;另行177 Lu-EB-RGD放射靶向治疗实验:取PDX模型鼠4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18.5 MBq ^177Lu-RGD组(B组)、18.5 MBq ^177Lu-EB-RGD组(C组)、29.6 MBq ^177Lu-EB-RGD组(D组),每组10只,观察治疗后50 d内模型鼠肿瘤体积变化情况.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77Lu-EB-RGD的标记率在95%以上,比活度为(55±14) GBq/μmol,其体外稳定性好,放化纯大于95%.注射^177Lu-EB-RGD后4~96 h,NSCLC-PDX模型鼠肿瘤清晰可见,注射后4、24、72、96 h的肿瘤/肌肉摄取比值(T/M)分别为7.34±0.67、14.63±3.82、15.69±3.58及15.99±5.42;生物分布结果示177 Lu-EB-RGD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与SPECT显像结果一致,且4h时的^177Lu-EB-RGD在肿瘤中的摄取明显高于^177Lu-RGD[(10.15±1.17)与(3.30±1.47) %ID/g;t=18.60,P<0.05].^177Lu-EB-RGD治疗后,A组与B组模型鼠的肿瘤体积均快速增加;而C组与D组肿瘤体积呈持续降低趋势,在第28天时C组与D组肿瘤均已肉眼不可见,且在随后的监测时间内未见复发.结论 ^177Lu-EB-RGD能靶向αvβ3阳性的NSCLC-PDX模型,显像效果好,对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望为晚期靶向治疗耐药或无效的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18F-FLT)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在反映食管癌细胞受照后超早期生物学反应的差异.方法 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别接受5、10、15 Gy剂量X射线照射,照射后2、4、8h检测细胞对18F-FDG和18F-FLT摄取率的变化,以及细胞相对存活率和ATP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 5 Gy照射后2、4h,细胞对18F-FDG摄取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9.45%和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5 Gy照后2h,对18F-FDG摄取率却增加了26.5%(=3.04,P<0.05),其余照射组对18F-FDG摄取率均有明显减少(F=25.75,P<0.05).5 Gy照后2h,18F-FLT摄取率(3.65±0.41)%与对照组(4.00±0.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照射组对18F-FLT摄取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F=33.93,P<0.05).在5、10、15 Gy照后2、4、8h,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剂量照射后,细胞对18F-FLT摄取率与AT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r=0.887,P<0.05)优于18F-FDG与AT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r=0.622,P>0.05).结论 18F-FDG和18 F-FLT两者均可反映食管癌细胞照射后超早期生物学反应,18F-FLT比18F-FDG能较好地反映食管癌细胞照射后超早期生物学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可靶向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Neuropilin-1(NRP-1)双受体的正电子成像探针,并验证双靶点融合肽探针较之单靶点探针的优越性。方法采用18F-氟化铝(18F-FAl)配合物的方法实现分子探针的18F标记。在人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中,检测αvβ3和NRP-1的表达水平,测定分子探针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脯氨酸-精氨酸(ATWLPPR)与αvβ3/NRP-1的受体-配体亲和力。在U87MG荷瘤裸鼠模型中,测定18F标记RGD-ATWLPPR的体内肿瘤micro-PET显像特性,并且与其对应单体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αvβ3及NRP-1在U87MG肿瘤细胞、肿瘤组织及肿瘤新生血管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受体-配体亲和力测定的实验结果显示,18F-FAl-NOTA-RGD-ATWLPPR双靶点融合肽与αvβ3及NRP-1的亲和力并未明显优于其单体,但融合肽在U87MG细胞中的摄取高于相应的单体肽。Micro-PET显像结果显示,融合肽较其单体肽RGD[(4.86±0.48)% ID/g vs.(3.33±0.15)% ID/g,t=10.21,P < 0.05]和ATWLPPR[(4.86±0.48)% ID/g vs.(2.28±0.41)% ID/g,t=32.16,P < 0.05]表现出了更好的显像效果,且融合肽在αvβ3、NRP-1任一受体被未标记“冷”肽阻断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肿瘤的阳性显像结果。结论18F-FAl-NOTA-RGD-ATWLPPR可以灵敏地对整合素αvβ3和NRP-1中任何一个受体高表达的肿瘤进行显像,并且较其单体具有更高的肿瘤摄取,但该融合肽的受体-配体亲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是实体瘤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特异性高表达于CAFs,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诊断与治疗靶点。近年来,放射性核素标记靶向FAP的分子探针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已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笔者对FAP抑制剂(FAPI)新型分子影像探针在肿瘤诊断、辅助临床治疗决策优化及核素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更深入地了解FAPI探针在核医学肿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