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基于混合PRF/T1的测温方法,以提高永磁MRI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用琼脂凝胶仿真肝脏组织制作体模,将体模放在水浴中加热到65℃,然后置于0.3T永磁MRI系统用翻转角为40°与75°的梯度回波序列进行交替连续扫描,在降温中温度每下降1℃采集一次数据直到36℃.对所采集数据,分别用质子共振频率(PRF)方法、水质子纵向弛豫时间(T1)方法、改进的混合PRF/T1方法计算温度变化,并以酒精温度计测温结果作为参考.比较这3种方法的测温准确度,3d内分别进行3次测温实验,用3次实验结果的变异系数(COV)评价测温方法可重复性.结果表明,仅用PRF或T1方法的测温误差为±6℃,而改进的混合PRF/T1方法的测温误差为±3℃.PRF方法的COV=3.12%,T1方法的COV =7.53%,改进的混合PRF/L方法的COV =2.63%.在永磁MRI系统上采用改进的混合PRF/T1方法比单一用PRF或T1方法的测温准度高且可重复性好,可以更好的满足肿瘤热消融对温度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不同长度、不同距离、不同活度下125I放射性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 方法:将预制的单、双、三粒子链置入人体等效体膜内后进行CT扫描,将扫描图像传入治疗计划系统,制作验证计划,计算粒子链的表面径向剂量分布。 结果: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形,剂量距离中心1 cm以上,剂量跌落快,径向累积剂量(dose,Gy)与放射性粒子活度(activity,mCi)和测量点距离中心的距离(distance,cm)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单链:ln dose=43.3 activity-24.2 distance+48.4;双链:ln dose=95.4 activity-55.8 distance+112.0;三链ln dose=138.0 activity-79.8 distance+160.5。 结论:125I粒子链的剂量场为圆柱型,粒子链剂量主要受粒子活度和距离中心的径向距离变化影响,粒子链的长度影响微弱。本测量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一种把膝关节软骨T2图自动分为三层及九个区域并算出各区域T2均值的方法。方法本方法根据临床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在T2图上手动勾勒出的膝关节软骨边缘,计算其中轴线以及中轴线的法线,然后将医生分割区域沿法线方向等间距再分为表浅层、中间层、深层三层,再根据中轴线的长度选取两条法线将软骨区域均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后计算各个区域内的T2均值,并通过Bland-Altman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分区和自动分区方法的95%一致性界限为(-3.04 ms,3.20 ms),其一致性界限窄(小于最小均值的一半),变异系数为4.04%。结论自动分区与手工分区这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自动分区方法克服了手工分区方法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治疗肝细胞癌(HCC)的调控网络。方法125I粒子辐照HCC细胞(PLC/PRF/5细胞及HepG2细胞),通过平板克隆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辐照对HCC细胞的影响;以基因芯片筛选显著差异基因,采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分析细胞信号通路及显著差异基因作用网络,并行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观察125I粒子的调控网络。结果 相比空白对照组,125I粒子组PLC/PRF/5及HepG2细胞的平板克隆能力均显著降低,PLC/PRF/5细胞内γH2AX荧光明显增加。125I粒子HCC细胞Acute Phase Response Signaling被抑制,106个基因上调,276个基因下调。qPCR及蛋白质印迹显示,辐照后HCC细胞乙酰基转移酶2(ESCO2)和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表达下调,人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3(DDIT3)表达上调。结论 125I粒子治疗HCC的调控网络包括抑制Acute Phase Response Signaling、下调ESCO2表达使之无法及时修复细胞增殖时发生的DNA损伤,上调DDIT3表达、阻滞HCC细胞生长及下调DUSP1表达、诱导HCC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陈汤联合125I粒子植入、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间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痰湿内停证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行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治疗组加用中医二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肿瘤缩小百分率、癌胚抗原(CEA)下降程度、部分缓解率和客观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疾病稳定率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有效率和疾病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癌痛缓解和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25 I粒子植入术后卡培他滨单药化疗联合二陈汤治疗晚期痰湿内停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能更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出一种把膝关节软骨T2图自动分为三层及九个区域并算出各区域T2均值的方法。方法本方法根据临床经验
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在T2图上手动勾勒出的膝关节软骨边缘,计算其中轴线以及中轴线的法线,然后将医生分割区域沿法线方
向等间距再分为表浅层、中间层、深层三层,再根据中轴线的长度选取两条法线将软骨区域均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后计算各个
区域内的T2 均值,并通过Bland-Altman 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分区和自动分区方法的95%一致性界限为
(-3.04 ms, 3.20 ms),其一致性界限窄(小于最小均值的一半),变异系数为4.04%。结论自动分区与手工分区这两种方法具有
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自动分区方法克服了手工分区方法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