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琳芳  陈同钰  谈炎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5):490-491,494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中Survivin,PTEN蛋白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数据用SPSSl2.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 73例星形细胞瘤Survivin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64.4%(47/73),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加重,其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χ^2=6.900,P=0.032);PTEN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72.6%(53/73),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加重,其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χ^2=11.741,P=0.003);Survivin和PTEN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发展有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而PTEN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则逐渐下降。Survivin和PTEN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可能存在负相关,在肿瘤的发展中发挥协同效应,联合检测Survivin和PTEN对于诊断星形细胞瘤,判断其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CT 灌注成像参数值与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64层螺旋 CT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灌注成像检查,获得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根据肿瘤细胞不同分化程度分成高、中、低分化3组,然后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分化胃癌组10例(20%),灌注参数:BF 值(mL·min-1·100 g-1)75.28±6.81,BV 值(mL/100 g)9.01±0.94,MTT 值(s)9.89±1.65,PS 值(mL·min-1·100 g-1)10.05±0.71;中分化胃癌组24例(48%),灌注参数:BF 值110.01±31.90,BV 值18.18±5.62,MTT 值9.81±3.69,PS 值40.08±15.82;低分化胃癌组16例(32%),灌注参数:BF 值138.59±38.09,BV 值21.08±4.11,MTT 值9.47±1.80,PS 值57.50±13.28。3组比较,BF、BV、PS 值在高分化与中分化组以及高分化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不同分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灌注参数 BF、BV、PS 值可以作为胃癌恶性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是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在组织的浆膜层,如多见于胸膜,而发生在肺部的非常少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部SFT的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该病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凋亡相关因子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pmgrammed cell death,PCD)。研究发现其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现将与胶质瘤有关的几类凋亡相关因子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癌组织中VEGF、CD105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VEGF、CD1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D105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是60.5%,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VEGF阳性表达的病人总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低.结论: VEGF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VEGF、CD105表达水平可判断胃癌病人预后及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破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将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中医证型进行辨证分类,随机收集肾阳虚组30例、脾胃虚弱组30例、肝肾阴虚组30例、气滞血瘀组30例,共120例。清晨空腹抽取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CSF、RANKL、TNF-α、IL-1α水平。结果?在M-CSF和RANKL的蛋白水平表达上,肾阳虚组患者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4组患者在TNF-α和IL-1α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考虑将M-CSF、RANKL的蛋白表达水平作为区别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其它3组证型的鉴别方法之一。骨质疏松症在中医辨证分型上具有可被量化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OX-2、P-gp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COX-2、P-gp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0.8%.化疗前后COX-2表达变化显著,由化疗前的62.5%降到化疗后的41.7%,P<0.05;P-gp表达无明显变化.化疗前后COX-2表达与P-gp正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前COX-2、P-gp表达阳性者, 化疗效果差,P<0.05.结论:COX-2、P-gp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比较罕见的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临床表现呈高度侵袭性,属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亚型。肿瘤细胞形态类似B免疫母细胞,呈弥漫性增生,但免疫组化表达浆细胞相关标记,而成熟B细胞标记不表达[1]。PBL首次由学者于1997年报道[2],该报道中16例PBL患者,其中15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仅1例HIV阴性,因此认为PBL与HIV感染关系密切,但是一种与HIV相关的淋巴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SL)MRI灌注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中晚期鼻咽癌(ANPC,Ⅲ和Ⅳ期)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0例ANPC患者,在放化疗前行鼻咽MR平扫、ASL和增强扫描,放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内行常规MR复查。记录放化疗前的ASL灌注参数肿瘤血流量(TBF)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在T1WI图像上测量肿瘤最大径(MD)。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放化疗有效组(48例)和无效组(2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间TBF、年龄、MD的差异,以χ2检验比较两组间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差异;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临床病理模型和TBF、临床病理联合模型,并建立联合模型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建立列线图的校准曲线,并获得一致性指数(C指数)。结果放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TBF分别为(113±9)、(97±14)ml·100 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01),放化疗有效组的MD值小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28)。2组间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21、12.95,P均<0.001)。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纳入3个独立预测因子,包括TBF(OR值7.749)、临床分期(OR值0.129)及病理类型(OR值5.228)。TBF模型预测放化疗疗效的AUC为0.84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2.7%;临床病理模型的AUC为0.822,灵敏度为80.2%,特异度为59.1%;联合模型列线图的AUC为0.893,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0.9%。联合模型列线图与TBF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P=0.215),但高于临床病理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31)。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值与临床实际观察值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指数为0.892。结论TBF、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是ANPC患者放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此3项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放化疗疗效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MMP-2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PBS溶液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阳性细胞数判定:<10%(-),<25%(+),25%~50%(++),>50%(+++)。结果:4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23例(47.92%),MMP-2阳性表达26例(54.17%)。Twist、MMP-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wist、MMP-2间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Twist、MMP-2在肿瘤细胞发生浸润转移中起了协同作用,两者表达均与患者的病理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