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DSA影像学表现及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PCNL术后肾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1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评价疗效. 结果 12例患者中,单纯假性动脉瘤8例,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伴对比剂外溢2例,选用明胶海绵、真丝线段、聚乙烯醇微粒和微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成功进行栓塞,随访6个月均未发现再出血.2例患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1例血清肌酐略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PCNL术后肾出血;栓塞治疗迅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是PCNL术后肾出血保守治疗无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长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联合丹参注射液,腔内加压注射治疗糖尿病膝下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19例糖尿病患者共23条膝下动脉硬化闭塞肢体,首先采用长球囊开通狭窄、闭塞的血管,再联合丹参注射液腔内加压注射治疗。术后观察踝/肱指数、通畅率、溃疡愈合时间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 21条患肢得到成功治疗,技术成功率91.3%(21/23)。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由术前的0.31±0.14上升为术后的0.71±0.1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0个月,13条患肢(61.9%)间歇性跛行、患肢静息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恢复;8条(38.1%)患肢明显缓解。6条肢体术前伴足趾溃疡者,术后创面均愈合;1条足趾坏疽肢体清创换药23天后行截趾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3、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5.2%、85.7%、61.9%。结论腔内加压注射丹参注射液作为长球囊PTA微创治疗糖尿病合并膝下血管病变的补充,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生成,改善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近期疗效好、通畅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自1973年Maddtson首先报道1例门静脉高压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自身凝血块进行脾栓塞以来,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已被作为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逐渐代替了外科脾切除术。目前栓塞常用的材料主要为明胶海绵颗粒(条)、聚乙烯醇(PVA)颗粒、真丝线段、海藻酸钠微球等。现将我院1999至2003年28例实行PSE患者(分两组),分别以平阳霉素(PYM)+明胶海绵颗粒与单纯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评价平阳霉素乳剂(PLE)在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24例CHL经导管行肝动脉PLE治疗,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碘油沉积情况,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经PLE栓塞治疗后,所有肿瘤直径有不同程度缩小,碘油沉积情况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LE是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CHL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动脉损伤(Iatrogenic hepatic arterial injuries,IHA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及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23例IHAI患者,先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然后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栓塞材料选择弹簧圈、微弹簧圈、明胶海绵。结果:DSA显示假性动脉瘤14例,对比剂外溢5例,肝动脉胆管瘘3例,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栓塞技术成功率100%(23/23),临床成功率87.0%(20/23),2例二次栓塞成功止血,1例二次栓塞后仍间断出血。术后1月内3例分别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及突发呼吸心跳骤停,8例于术后3~14月死于多器官衰竭或恶性肿瘤进展,余12例随访1~26月未再出现大出血。术后3 d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肝功能较术前升高,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 d血红蛋白及肝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未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作为IHAI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健  路延平  张孟增  石振峰 《河北医药》2012,34(15):2270-2271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效果和近期疗效.方法 46例共53条肢体84处病变接受治疗,对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进行分析.结果 79处病变行经腔内血管成形术(PTA),34处病变行PTA联合支架植入术(PTAS),本组技术成功率94.1%(79/84).AB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髂动脉、股腘动脉、膝下动脉通畅率分别为96.7%、90.3%、76.9%,82.8%、78.8%、64%,64.7%、56.2%、44.4%.结论 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安全有效,近期效果好,可重复操作,能迅速重建肢体血流,改善组织供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PTO)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以明胶海绵,无水乙醇和弹簧圈为栓塞剂联合栓塞治疗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结果 48例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均超选择插管,成功栓塞.1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例因全身状况差,术后第7天再次出血死亡.33例患者术后胃镜复查显示,胃底...  相似文献   
8.
路延平  张孟增  陈威 《河北医药》2011,33(13):1993-1994
大咯血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在短时间内足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求止血措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创伤见效。而内科保守治疗大咯血效果差,病死率高。我科在2003至2009年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38例大咯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2岁。38例大咯血患者共接受36次总计51支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球囊在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在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中,对15例累及了胫腓动脉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应用了微球囊扩张成形治疗,治疗后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及3、30 d的踝-肱指数(ABI)及B超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12例累及胫腓动脉的糖尿病下肢闭塞症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微球囊扩张成形术,患者临床症状及ABI及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微球囊治疗糖尿病下肢闭塞症胫腓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分析瘤腔及载瘤动脉栓塞在内脏假性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优势以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08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内脏假性动脉瘤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接受瘤囊及载瘤动脉联合栓塞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仅接受载瘤动脉栓塞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1)研究组患者术后输血总量、假性动脉瘤直径、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LT、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WBC、RBC、PRO、LEU水平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腔及载瘤动脉栓塞治疗内脏假性动脉瘤效果确切,保留了患者脏器的功能,降低了患者术后再出血及复发的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